接回阿福阿寿,不仅是安定人心,也是时候会一会这山里新出现的“精怪”了。
……
微冷的山风带着晨露的湿气,吹散了众人一夜奔波的疲惫。
一行人带着狗,踩着逐渐硬实起来的土路回到陈王庄时,日头已经升得老高。
将农庄那青砖灰瓦照得亮堂堂的。
村里依旧冷清,但不同于夜里的寂寥,白日的农庄在阳光下显出一种静谧的生机。
池塘水波粼粼,果园新绿萌发,连空气里的牲口粪味儿似乎都被阳光晒得温和了许多。
“总算回来了!”
一个年轻战士长舒一口气,仿佛回到了安全区。
杨健拍拍陈凌的肩膀:“富贵,我们就先回县里汇报情况,你也赶紧歇歇。接老虎的事,宜早不宜迟,我们这边手续一办好就通知你。”
“成,杨哥你们辛苦了,路上慢点。”
陈凌点头,目送着公安战士们牵着马离去。
他转身,没急着进院子,而是先绕着农庄慢慢走了一圈。
黑娃和小金不用吩咐,自动散开,如同两位忠诚的卫兵,开始巡视它们久违的领地,鼻翼翕动,仔细分辨着空气中任何一丝陌生的气味。
二秃子则落回它最爱的老松木桩上,慢条斯理地梳理着羽毛,鹰顾狼视,监视着天空与地面的动静。
陈凌检查了鸡舍鸭棚,看了看池塘的水位,又去大棚里转了转。
虽然离开时间不算太长,但大自然的恢复能力惊人,一些野草已然冒头,角落也结了新的蛛网。
“得抓紧收拾了,不然素素和娃娃们回来,都没处下脚。”
他喃喃自语,心里那份对“过山黄”的惦记,暂时被归家整顿的迫切感取代。
他撸起袖子,从工具房拿出铁锹和扫帚,先从院子开始清理。
落叶、浮土、鸟雀粪便……他干得投入,汗水很快浸湿了鬓角。
农庄里,荒草都快齐腰深了。
果园里的杂草野菜疯长得吓人,比别处绿得早,也长得猛,几乎把果树下的地全盖严实了。
池塘水面上漂着一层枯叶和烂藻,凑近了还能闻到一股子淡淡的腐水味儿。
“好家伙,再不管,这塘鱼都得憋死。”
陈凌挽起袖子,从工具房里翻出几乎生锈的铁耙子,脱了鞋,卷起裤腿,“噗通”一声就跳进了齐大腿深的池塘淤泥里。
冰凉的淤泥瞬间裹了上来,带着一股陈年的土腥气。
他浑不在意,抡起耙子就开始清理水底的烂泥和腐草。
这活儿又脏又累,寻常人干一会儿就得腰酸背痛。
但陈凌力气悠长,干起来竟不觉得太吃力。
耙子下去,带起一团团黑乎乎的淤泥,他顺势就将其收进洞天之内,效率高得吓人。
黑娃和小金也没闲着,两条大狗在岸上帮着叼扯蔓延到水边的长草,喉咙里发出用力的“呜噜”声,干得比谁都起劲。
偶尔有肥硕的泥鳅鳅被耙子带出来,在淤泥里扭动,小金眼疾嘴快,“啪”一下精准叼住,嚼吧嚼吧就咽了下去,得意地甩甩尾巴。
忙活了大半晌,池塘总算清理出个模样,池水虽然还略显浑浊,但已能见到底下的新泥。
陈凌又引了洞天里的灵水悄悄混入,原本有些萎靡的鱼儿立刻活跃起来,纷纷聚拢过来,在水面荡开一圈圈涟漪。
“嘿,还是家里的鱼识货。”
陈凌笑了笑,爬上岸,又马不停蹄地去疏通果园纵横交错的水渠。
这些水渠是农庄的血脉,堵了可就麻烦大了。
等他终于直起腰,捶了捶后背,已经到了晌午了。
整个农庄虽说还谈不上焕然一新,但那股子被人遗弃的荒凉气儿,总算被驱散了大半。
池塘水波微漾,水渠流水潺潺,院子里堆放的杂物也被归置整齐。
虽然安静,却有了生机。
期间,那群鸽子咕咕叫着飞回来,落在屋檐上,歪着头看他干活。
二秃子也领着两个小弟俯冲下来,精准地抓走了两只试图在粮仓附近打洞的肥硕山老鼠,算是交了“守家”的“投名状”。
那五只黄鼠狼也不知从哪个角落钻了出来,小跑到陈凌脚边,吱吱叫着邀功,显然它们也没闲着。
“行了行了,知道你们功劳大。”
陈凌笑着从洞天里取出几条新鲜的小鱼干丢给它们:“晚上带你们回县城见睿睿。”
小东西们叼着鱼干,瞬间没了踪影。
快到晌午,农庄里外大致收拾了一遍,恢复了往日的整洁与生机,虽然依旧空旷,却不再是死气沉沉。
陈凌这才满意地洗了手,锁好门,吹了声口哨。
黑娃小金迅速跑来,小青马也从果园溜达回来。
“走,回家!素素和娃娃们该等急了。”
……
县城小院里,飘出阵阵饭菜香。
王素素刚把炒好的青菜出锅,就听到院门外熟悉的马蹄声和狗叫声,还有睿睿兴奋的嚷嚷:“爸爸!爸爸回来啦!”
她忙放下锅铲,在围裙上擦擦手,快步走到院门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1995小农庄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的1995小农庄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