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所在的,是比较大的蔬菜大棚,鱼菜共生的那个。
里面的蔬菜水草它们吃腻了。
陈凌就从洞天捞了一些喂给它们,它们吃得很欢实。
陈凌估摸着,要是明年冬天,就不用住暖棚了,它们也不会跟着气候的变化,飞走掉的。
……
回到农庄,吃过晌午饭。
陈凌正准备把大棚里的蜂箱也搬出来鼓捣鼓捣。
刚到了大棚这里就看到支书王来顺背着手,溜溜达达地走了过来。
“富贵,忙着呐?”
王来顺笑眯眯地打招呼,目光扫过已经光秃秃的大棚:“这棚揭了,地里的麦子你打算啥时候追肥?俺看别家都开始动手了,你这……好像还没动静?”
陈凌家的麦地,就在农庄旁边,绿油油的长势极好,甚至比村里精心伺候的麦苗还要茁壮几分。
陈凌闻言笑了笑,掏出烟递给王来顺一支:“五叔,我不急。我这地底子肥,年前雪水又足,眼下看着还行,等过两天再说吧。”
王来顺接过烟,凑着陈凌的火点上,吸了一口,咂咂咂咂嘴:“也是,你这地肥的很,种啥都疯长,不按常理来。”
“不过该忙活还得忙活,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嘛。”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对了,俺跟你说个正事。咱们村小学翻修扩建的事儿,有眉目了!”
“哦?快说说!”
陈凌来了兴趣。
王来顺脸上笑开了花:“托你的福!上次这里玩的那些个港岛明星,还有湾岛来的那个老教授们,回去后都给咱们捐了款!数额不小哩!”
“县里也重视,给拨了部分款项,都不用咱们村里集资,钱就绰绰有余了!”
“过了这个月,咱们就动工,听县里说,要扩建一下现在的学校,起一座二层的新教学楼!”
“还要硬化操场,添置新桌椅!”
“好家伙,这次下本了啊,这可是大好事!”
陈凌一听,真心为村里的娃娃们高兴:“什么时候动工?需要咱干啥,五叔你尽管开口!”
“快了快了,听说图纸都差不多了,就这几天的事。”
王来顺拍拍陈凌的肩膀:“知道你是大老板,大忙人,不用你干啥重活。”
“就是开工那天,你来露个面,给大家鼓鼓劲。”
“另外……要是方便,工地上工人的伙食,你看能不能像去年建养殖场那样,帮忙张罗张罗?”
“你烧饭好吃,总能弄些大伙喜欢的新花样。”
“大家吃得好,干活才有力气!”
陈凌爽快应下:“这没问题!肉啊菜啊,我家出!到时候让我聚胜哥他们支起大锅,保证让大家吃得香,干得欢!”
“把学校建得敞敞亮亮的,吸引来一些好老师,以后娃娃们再不用去外地上学了,咱们守着家门就能让娃娃成材!”
“哈哈哈,好!都是沾了你的光啊富贵,富贵你真是咱们村的福星!”
王来顺高兴得直拍大腿:“就这么说定了!俺这就去跟县里敲定日子!”
望着王来顺兴冲冲离去的背影,陈凌也期待起来。
能让村里的孩子们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这比赚多少钱都让人舒坦。
关键是,他也是个喜欢孩子的。
自家娃,上小学还真不乐意往市里送。
接下来的几天,陈凌把从大棚里放出来的那十几只大雁赶到了农庄果园旁的水渠边。
这些大雁刚开始还因为两只老虎在,有些惊慌害怕,在空地上“嘎嘎”乱叫,不敢下水。
但很快,它们就适应了两只老虎的存在,感受到它们并无威胁。
这才试探着走入水渠,开始在水中嬉戏觅食。
有趣的是,它们似乎把原来那个温暖的大棚当成了“家”。
每到傍晚,就会自觉地排着队,摇摇摆摆地走回已经空空如也的大棚骨架下过夜。
仿佛那里才是最安全的港湾。
陈凌看着好笑,也不驱赶,由着它们去,心想等新草长起来,它们大概就会在里面自己做窝了。
春风一天暖过一天,山里也越发热闹起来了。
野猪很躁动,鹿群也不安分,还有麦田的野鸡、野兔那更是接二连三的抛头露面。
这天下午,陈凌趁着山猫忙完孵化大雁蛋的事回到村里来,就喊上他和赵大海,牵出来小青马,推出来山猫那辆山地摩托车,然后就准备开始夜间小猎。
……
很快。
夕阳西下,天也微微擦黑了。
陈凌给小青马喂足了豆渣,山猫也把他那辆山地摩托车擦得锃亮。
赵大海则在一旁兴奋地搓着手,检查着矿灯和手电筒的电池。
“快点快点!爸爸,天快黑了!”
睿睿急不可耐地抱着陈凌的腿往上爬,小脸上全是兴奋的红晕。
“臭小子,急啥,好戏还没开场呢!”
陈凌笑着把儿子抱上马鞍,自己翻身跨上,坐在他身后。
“黑娃!小金!阿福阿寿!走喽!”
他一声吆喝,早已等候多时的狗群和两只巨虎立刻来了精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1995小农庄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的1995小农庄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