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飞艇的下面六门75mm口径的步兵炮,已经调整好了角度,用迫击炮射角对准了城门左侧的炮台。而布哈拉炮手还在忙活着装弹呢。
这种老式重炮操作十分繁琐。不论是调整俯仰角度还是左右射界,都非常麻烦。虽然有炮耳轴可以上下俯仰炮口,但两吨多重的炮管,抬起来可费了老劲儿了。
他们是靠在炮尾部砸进去木楔子的方式垫高炮尾来实现俯仰的。至于左右射界的调整,就更困难了。这么沉重的木质小轮炮车,没有转向架,靠十几个人休想左右调整。
这种炮,打一发恐怕要十来分钟。
而城下的步兵炮已经实现了定装弹药,一分钟足够打两发。
卓特巴巴图尔台吉一挥手,炮兵们立刻拉动了拉火绳。
轰轰轰!步兵炮的炮口喷出了烈焰。六颗装填着炸药的炮弹飞了出去。
这种炮的口径和弹药,和大名鼎鼎的德国le.IG 18 75mm步兵炮差不多。炮管比这个的88厘米还长12厘米呢。
除了发射药外,弹头六公斤,其中装黄色炸药三公斤。
因为低膛压,所以炮弹壳体可以做的薄一些,装药达到了一半。这是迫击炮特有的优势。要是高膛压的线膛炮,可就实现不了这个装药水准了。
步兵炮有瞄准具,现在已经可以磨制玻璃镜片了。做个炮镜难度不大。这门炮的最大射程只有八百米,这么近的距离做个四倍镜足够了。
六发炮弹在天空中划出高抛物线,奔着左侧的炮台砸去。
第一轮射击就实现了跨射。
六发炮弹有的落在城墙内,有的落在城墙外。没有一发命中。
但熟悉炮兵的都知道,只要打出跨射,再有两轮就差不多了。
轰轰轰!六团火球从城墙内外升起。三公斤炸药可不是玩的。
在现代,122毫米榴弹炮弹药的全重一般为25-28公斤,内装高爆炸药量集中于3-5公斤。例如:60式122毫米加农炮的杀伤爆破弹装药量为3公斤梯恩梯。凹底榴弹装药量约为3.52公斤。
这个威力绝对不小了,低膛压滑膛炮炮弹装药系数高,这是特有的优势。后世的迫击炮装药量基本都超过炮弹总重量的一半。
巨大的响声震惊了整个战场。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高爆弹。一时间,所有人好像被掐住了喉咙,战场上出现了几分钟的静默。
六个火球带着密集的弹片横扫四周。这些炮弹的外壳是高含磷的铸造钢材,经过反复试验,爆开时,能产生三百块以上的破片。足够把周围二十米半径内的敌人全部炸死。
同样装药3公斤的60式122毫米加农炮,使用杀伤爆破弹对人员的杀伤半径约为55米。150米距离上约10%的士兵会因此死亡或失能,500米距离上约0.1%的士兵会因此死亡或失能。
这种步兵炮尽管装药和60式122mm榴弹炮齐平,但炮弹杀伤半径达不到这个程度。但三百块破片也足够把半径二十米内的人都杀死。
苏赫惊喜的说道:“这炮很准啊,第一次齐射就打出了跨射。要是臼炮,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呢。”
很快炮兵立刻开始调整俯仰角度,然后装填了第二发炮弹。
随即轰轰轰一阵烈焰再度喷出了炮口,这一次再度有六发炮弹奔着左边炮台而去。
炮台上布哈拉人慌了,下面蒙古人的这种炮射速居然这么快。
他们刚刚从开花弹的震撼中醒过神儿,就又听到了开炮的声音。
这一次,四枚炮弹落进了城内,但没有炮弹落在城外。其中两发炮弹落进了左边的炮台内部。
轰轰轰!又是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六团火球升起,弹片横扫周围。
城内顿时遭了秧,四发炮弹落进了城内的密集房屋里,顿时点燃了木头,燃起了熊熊大火。而两发炮弹落在炮台上。炸裂开来,两朵橘红色的火球升腾而起,破片如同暴风骤雨一般四面横扫而过。
炮台上的几十人,几乎一瞬间就被炸的肢体破碎。随即,发生了更大的爆炸。
因为这个时代,炮兵没有防炮意识,他们为了方便,把火药堆积在炮位旁边,便于随时给火炮装填。甚至火枪手也和火药在一起。
这种不良习惯造成了很多悲剧。
瑞典的古斯塔夫二世想出了一个坏点子,他命令炮兵把烧红的铁球隔着软木装进炮膛,然后向俄国炮兵阵地射击。
这些烧红的铁球,点燃了堆积的发射药木桶,导致俄国炮兵阵地发生了大爆炸。把俄国的大炮和炮兵几乎都炸死了。此战瑞典大胜。
老舍先生的阿玛,是一个名正红旗下的鸟铳手。
八国联军攻打帝都时,他奉命在南城的城墙上坚守,对面是小鬼子的炮队,小鬼子在大清有很多间谍,把情况搞得很清楚。
因为不是定装装药,每次八旗的火枪手装弹,都要用药葫芦往枪口里倒火药。这样就会有大量火药洒在脚下。小鬼子就使用燃烧弹,专门用于引燃落在地上的大量火药,因为打了一天了,落在地上的火药很多,把整段城墙都点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钢铁大亨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钢铁大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