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堵墙对于老李和老朱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是一道天堑,对普通德国人来说也是。
你要问翻越这道墙最多的是什么人?
答案非常的好笑,就是害怕被清算的那些人,包括美术落榜生的DWJ。
只有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翻的过去,而一般人还真就没那个本事。
这也就造成了过去的都是曾经的坏蛋,真不知道联邦德国在宣传些什么鬼东西。
这可不是李学武站在墙的这边屁股也在这边,他只是以个人的角度,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发牢骚。
该说不说,西方的宣传真有东西啊。
就问一个问题,柏林墙是东西德国的分界线吗?
如果没学过这段历史,或者真正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还真有可能被他们的宣传给骗了。
觉得翻过这堵墙就能到达光明的彼岸,是胜利的翻越,是对自由的向往。
狗屁,翻过这堵墙是孤岛。
没错,西柏林在东德的境内,柏林被一分为二,柏林墙将西柏林整个包围了起来。
“从这里翻过去会怎么样?”
朱小林真能逗笑,同老李问了一句。
老李也挺能整,瞥了他一眼,道:“你先给我们打个样试试。”
朱小林瞅了一眼岗哨上的士兵,笑了笑没做声。
随行的秘书已经在给众人做着关于柏林墙的基本介绍,李学武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即便他已经对这里的着名建筑做过充分的调查了。
“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
秘书带着他们下车以后往广场方向走,边走边介绍道:“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了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
他按照国内报纸上给出的定义,讲了这堵墙的意义:“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关于这段历史也挺有意思的,二战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四大战胜国分区占领。
49年5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柏林(东柏林)成为民主德国的首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此后西德和东德分别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
49年10月11日,威廉·皮克当选为民主德国大统领,奥托·格罗提渥为临时政务总管;11月11日,苏区宣布把行政职权移交给这个新成立的国家,苏部队占领当局改称为“苏联监督委员会”。
李学武就怀疑他们要面对的影子就是这个组织。
这样,德国便从体制上正式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民主德国是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员国。国土面积为107,771平方公里。
听起来不少吧,原本可以更多的。
落榜美术生甚至想要整个欧洲。
很让人意外的是,冷战时期,民主德国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处于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先地位。
美国对西德只要求在大的战略方向上服从于自己即可,至于西德的内政在不与美国大战略冲突的前提下一般不会被干预。
苏联对自家的阵营不仅要求服从于自己,而且要照搬苏联那套政治经济体系。
因此东德从一开始就是按苏联那套政治经济模式发展的:政治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上以国有化公有制成分为主体。
这也是当初咱们坚持走独立自主路线的初衷,不堪忍受这种霸道的行径。
几十年后也证明了坚持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出乎很多人常识的是,柏林墙虽然被修筑了起来,但实际上其并没有隔绝两德的交流。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柏林墙并不是修筑在东西德分界线上的,而是修筑在柏林城里。
柏林城现在分为东柏林城和西柏林城,整个柏林城又都处于东德境内。
由于西方一直以来的宣传,导致很多人以为柏林墙修筑在东西德边境线上,以为东德压迫人民,使得很多生活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东德居民,天天想着法的奔向“自由国度”。
其实通过外事秘书的介绍中得知,情况并非如此,起码在这个时期并非如此。
要知道,东德可是苏联打造出来的一个面向西方的样板国家,东德人民的小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过的比周边国家都要好。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非常出名,甚至吸引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人迁入其境内生活。
而由于东德的低工资低物价,甚至还曾招致西方派人前往东柏林恶意采购破坏东德的金融秩序,这才是柏林墙被修筑的原因之一。
但国际报纸上几乎所有关于柏林墙的报道都有意识无意识的把人往错误的方向上引,而谁没事查德国地图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之饮食男女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四合院之饮食男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