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次辅,正好借助这个机会和首辅大人进行谈判,利益互换的方式,自己也提拔一批身边人上位。
神不知鬼不觉,大家还都以为是魏广德“新官上任三把火”。
好吧,张居正当初和魏广德商量的模式,张四维觉得自己也可以照搬过来,和魏广德进行这样的合作。
至于顶替他,自然得谨慎,小不忍则乱大谋。
先依附于他,暗中积蓄力量。
一旦魏广德犯错,就一击绝杀彻底将他赶出朝堂。
想到年底之事,如果官军按照预期计划成功占领倭国的金山银山,到时候海量的金银运回朝中,自然是他魏广德大功一件。
可若是战事拖沓,久战不绝,那可就是他首辅大人的失误了。
正好借机弹劾他和兵部那帮人,自己上位,彻底掌控兵部。
对于工部,张四维并没有什么野心。
那个衙门,油水确实很足,但是他张家缺银子吗?
不缺。
而工部不仅油水丰厚,还有就是风险也很大。
虽然这几年还好,他可不会忘记前些年黄河、长江不断示警,都是六百里往京城送急报,请求调派更多人手治水救灾。
一旦洪水决堤,那工部官员就首当其冲成为百官发泄的对象。
“首辅言之有理,通过此案,确实暴露出诸多弊端,朝廷应及时调整政令,避免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而已经发生的,应让都察院参与重新核查。”
张四维开口说道。
这种大案,实际上都不是刑部一个衙门做出的判罚,但凡涉及到死罪,一般会经过大理寺进行裁判,还会有都察院进行监督。
不过主要的责任,当然还是刑部承担。
毕竟掌管天下刑狱,出了事儿不找你找谁。
曾省吾已经反应过来了,魏广德想借助此事对朝廷进行一次调整。
不过他只是微微张了张嘴,什么话都没有说。
他心里清楚,历任内阁换届,似乎都是如此,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就算没有这事儿,最多就是朝廷大轮换的时间推迟到明年。
但该来的,总归要来。
而申时行那里,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虽然有小心思,但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依附魏广德的意见。
最起码,他并不反感魏广德的一些判断和决策,虽然有时候会有些迟疑,有不同看法。
“既然诸公都认可,那我们就拿着这份卷宗入宫面圣吧。
此事非同小可,我们一起去,也可让陛下放心把前朝之事托予我等手中。”
魏广德开口又说道。
于是,几人纷纷起身,跟着魏广德大步走出值房,向乾清宫而去。
乾清宫里,万历皇帝已经在处理司礼监送批的奏疏,见到内阁三人齐齐到来,自然不会拖延,当即宣召。
等看完曾省吾上奏刑部查获大案后,更是怒不可遏。
虽然他爷爷嘉靖皇帝那辈儿是分宗的,但往上推到宪宗爷儿那阵,他们还是一家。
宪宗生母的兄弟,那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说起来他也得认。
如果说不是皇亲的皇亲,那也只能是弘治和正德这两位皇帝的外戚,严格说起来没有血缘关系。
“魏师傅,内阁如何决断?”
万历皇帝开口询问道。
“启禀陛下,刑部认为当严查此案,内阁认为较为妥当,且因关系重大,宜从重从快处置此事,避免引起京中非议。
内阁认为,今日下午就召集大理寺、都察院并三司会审,务必查清此案细节,还天下一个公道。
若女婢荷花、平民卢锦等人系冤案,则应为其昭雪,涉事官员严办。”
魏广德开口说道,“等三司会审有了结果,朝中六部再自查自纠,对前些年所有事务重新进行核查......”
魏广德把刚才在内阁所说的话,大致又重复一遍,只是提及这是四人的一致意见,之后才退回班内。
万历皇帝微微点头,开口说道:“此事涉及皇亲,内廷会派人随堂听审。
魏师傅,朝廷处理的结果,由你直接向朕禀报。
其他,就按你先前所说做吧。”
皇帝要给出的就是个态度,其实皇亲多了去了,但是这种事儿还真是少见。
出了乾清宫回到内阁,魏广德马上就写条子召集大理寺卿和都察院,让他们马上去刑部调阅卷宗,下午就开堂审案,再把案子过一遍。
这也是防微杜渐,避免再落人口实。
同时,魏广德又让人传话,让在京六部五寺衙门都派人旁听,各家勋贵府和锦衣卫也派人参与其中。
此时,当年旧案发了的消息,也已经从刑部传出,也是把众人都吓了一跳。
当初那三人可是被凌迟,算是最残忍的刑罚,却不想是三条无辜生命,是冤案。
下午刑部大堂开审时,堂外也是站了乌泱泱的一众百姓前来听审。
至于已经是锦衣卫千户的张国维,上午刚送进南镇抚司大牢,下午就被提出,送到刑部大堂一起接受审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隆万盛世请大家收藏:(m.zjsw.org)隆万盛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