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东征大都督,目前还没有确定,不过人选其实不多,张科属意让戚继光去。
之前缅甸那边,李成梁也曾经给魏广德写信,想让李如松加入东征大军捞取军功。
不过最近缅甸各地闹出不少乱子,李成梁和他手下将领现在疲于调兵镇压,要没精力想其他的了。
是的,朝廷一直没有往缅甸派人管理,就是因为这种新占领的区域,往往朝廷的统治基础薄弱,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逐渐稳定下来。
加之他们在缅甸大肆开矿牟利,也弄去不少缅甸人,因为矿工待遇极差,又时有生命危险,所以闹事儿就成了常态。
好在缅甸的矿产确实不错,而且缅甸南方物产丰富,矿产的税收足以支持明军在当地的军饷支出,还有大量粮秣物资的消耗。
总体算上,大明朝廷勉强能够抹平这部分消耗。
当然,实际上去缅甸开矿的权贵,都赚得盆满钵满。
为了稳定缅甸局势,李家这次自然是没办法安排人手过来了。
不过,就现在的安排,魏广德其实还是比较满意的。
戚继光打仗比较灵活,善于根据作战环境灵活调整战术,特别是善用火器这点,让魏广德很放心。
倭国此时其实陷入和大明类似的情况,也是把火器看做杀敌利器大家发展。
现在倭国大名军中,铁炮的数量就如古代弓弩数量一样,是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的标准之一。
而在魏广德逐一观察场内将官时,兵部职方司也在讲解他们的初步作战计划。
是的,这次兵部召集戚继光等人来此的目的,就是要大致确定东征的作战计划。
就在后堂左侧,一副巨大舆图悬挂,职方司员外郎拿着一根长木条正在讲解倭国地形。
舆图中,两处被用红色朱砂圈起来的地方,一个是石见地区,一个则是佐渡岛。
本着先易后难的方式,那员外郎先是讲述了整体作战目标,自然是控制这两个被朱砂圈起来的地区。
攻破倭国水师,控制海上,佐渡岛自然不攻自破。
所以,在兵部认知中,消灭倭国水军极为重要,可以保证佐渡岛的控制权外,还能保证攻倭期间石见地区后勤安全。
“倭国虽然各大名都有大大小小水师,但目前主要还是织田氏所属九鬼嘉隆的熊野水军和来岛村上水军两部。
不过他们活跃于濑户内海,也是以争夺此地控制权多次发生冲突.....”
濑户内海,其实就是本州岛和四国岛、九州岛之间的海峡,控制这里,就可以把兵力投送到这三地。,故而历来是有志统一倭国的大名必争之地。
此外,势力稍微强一点的,还有毛利氏水军和岛津水军。
不过在兵部讲解中,魏广德才知道,他们的水军力量其实很弱,特别是岛津家,其虽然位于倭国最南端,面向辽阔海洋,但实际上岛津氏更加擅长陆战而非水战。
所以,即便二流水军中排名靠前的岛津氏水军,充其量不过大明卫所水师的水平,大船几条,中小船几十只。
可以说,不管是从天津还是松江府,临时拉出来的海商船队,都可以碾压他们。
“这么说,如果攻击倭国,水师须进入濑户内海?”
戚继光皱眉问道。
三岛之间的狭长海峡,显然并不是大明水师战场的最好选择。
“倭国现在内斗厉害,按照最初构想,此战水师第一要务是攻占济州岛和对马岛。
攻击对马岛,必然吸引熊野水师出战,在此可消灭倭国最大水师。
至于村上水师是否会来援,暂时不得而知。
但无论如何,只要能消灭熊野水师,倭国海上力量就被灭掉一半,基本可以保证倭国西部海域安全。”
梁梦龙这时候插话解释道。
以济州岛和对马岛为跳板,明军粮秣主要集中于这两地,是魏广德早就确定的战略。
距离更近,方便大军接收补给。
闻言,戚继光就不说话了,而兵部那边继续说道:“东海水师将负责对马岛和佐渡岛之间的安全,保证左渡进山的开采和金银的运输任务。
之后则是针对石见地区......”
那员外郎木棍在佐渡岛点了一下后,又移到下方的石见地区。
“南路军于本州岛南部登陆,切断倭国四国岛和九州岛援军,北路军再则石见地区北面登陆,形成南北屏障,分割倭国石见地区。
在消灭倭国军队主力后,再逐步清剿石见地区残敌,争取迫使倭国国王割让石见地区和佐渡岛。”
“就是说,一开始,不以攻占石见地区为目的,而是佯装攻击京都?”
刘綎插话问道。
因为那木棍此时就在石见地区北方不断画着横线,而横线一头这个是标注为京都的地方。
特殊的标志,显示着这里的不同,又有“都”字,自然让刘綎注意到这里。
“向东几百里,确实就是倭王的王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隆万盛世请大家收藏:(m.zjsw.org)隆万盛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