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记得万历年有什么大地震的记录,但是在整个明朝确实是天灾不断。
洪涝干旱,冰雹雪灾,地震,那都是家常便饭,相对来说是非常集中的。
当然,记载的大型地震,还是魏广德刚刚到京城应试时遇到的那场陕西大地震,都过去三十多年了。
“让地方官府如何防地震?现在这天可是冷下来了,总不能让人出屋躲避吧。”
张四维皱皱眉,说道。
今年的冬天又比往常早了些,十月通州运河就出现薄冰,现在已经延续到了运河山东境内。
今年的京杭大运河,又比往年早半月关闸。
“让地方上给百姓知会一声,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
各府县也提前清理下府库,预备一些赈灾的粮食以备万一。”
魏广德想想说道。
有了提醒,地动的时候,百姓知道往屋外跑,而不是傻愣愣的不知所措。
这年头都是平房为主,跑出来其实也很快的。
只要不是那种瞬间释放大量能量的大地震,有准备和没准备,损失上肯定是不一样的。
屋里,魏广德正和张四维说话,门口芦布身影就闪了闪,但是知道好歹没有进来。
“什么事儿?进来说话。”
魏广德看到了,随即开口问道。
“老爷。”
芦布进来,先向张四维微微躬身,这才小声说道:“刚外面传来消息,东长安街那栋在建的石头房子,刚才地动的时候正有工人上石梁......”
“伤到人了?”
魏广德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自己建的洋楼出了工程事故。
“摔下来三个人,其中一个可能是腿断了。”
芦布急忙说道。
“死人没有?”
魏广德再次追问道。
“这个倒是没听说,就是说一个人伤的很重,另两个虽然刷下来,但是被下面架子接住了,受的惊吓不轻。
那个短腿的是在架子上没抓稳,又掉下来摔断的腿,性命倒是无忧。”
芦布急忙说道。
“不死人那就好。”
魏广德心放下去了,伤了,给钱医治就是了,就算最后瘸了,大不了在手下店铺里安排个活计,总归饿不死他。
“你先下去吧。”
魏广德摆摆手,让芦布下去,这才和张四维继续说起先前的话头。
“还有就是各府县的库房、官衙、营房,都让匠人看看,该修整的修整。
工部应该对官府建筑单独登记造册,按照时间,对于建造时间久远的屋舍,该重建就重建,而在平时要定期派人检查......”
魏广德继续说着后世对于地震方面的知识,后世人都知道地震其实是板块摩擦挤压造成的,和地龙没关系。
而就算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预测地震依旧是妄想。
预测不到,那就只能预防。
这个事儿,后世能做,现在也能做。
而且因为建筑的不同,现在做这个事儿,其实还更容易些。
“那让汝默也过来,我们先商量下,然后再请江尚书他们也过来趟,把事儿安排下去。”
张四维想想也觉得没啥,检查下官府的屋舍而已。
就在魏广德打算喊芦布去请申时行的时候,芦布带着张科出现在值房门口。
魏广德一看,自然知道肯定是济州岛那边有消息了。
前线有战报,自然不管什么事儿都要先放一放,了解下前线情况。
“进卿,可是有东海战报回来?”
魏广德起身往门口走,边走边问道。
“有几份战报送达兵部,我让他们抄录后就送过来了。”
张科开口说道,从袖中摸出几份文书直接就递了过去。
“张大人。”
“张大人。”
魏广德接过奏疏观看时,张四维和张科也相互行礼寒暄。
“现在那边什么情况?”
魏广德在看战报,张四维就小声问起张科,他肯定之前就看过了,知道情况。
“一切还算顺利,虽稍有瑕疵,但不会有大的问题。”
张科笑道。
“主要还是倭寇从釜山察觉到异常,提前判断出我们突袭佐渡岛的计划。
不过还好,徐乔安亲帅东海水师已经前往佐渡岛,大不了偷袭变强攻。
我大明有军械之利,不怕拿不下一座小岛。”
魏广德已经快速看完几份战报,有戚继光上的,说了他们的应对,徐乔安率水师支援佐渡岛,而其他变化不大。
王锡爵也上了战报,他打算移驻对马岛,方便就近指挥对倭作战。
最开始,大营是准备建在济州岛上,至少安全无虞。
不过济州岛的位置偏远,王锡爵嫌距离战场太远,不利于及时做出反应,所以打算把大营往前移。
对此,魏广德自无不可。
王锡爵只要明白自己是文官,对打仗之事一窍不通就行,能放手让戚继光他们去打,不掺和,此战就赢了大半。
以锦衣卫之前的情报看,大明对倭国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隆万盛世》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隆万盛世请大家收藏:(m.zjsw.org)隆万盛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