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诸将士皆因军功做了封赏。
苏木回军之后威势更胜,朝中诸事一言而决。
苏木的大将军府俨然成为了大汉此时的小朝廷。
大将军府中,小腹日渐隆起的蔡昭姬也给苏木军的稳定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毕竟有后无后,在东汉这个时代对于一方势力实在是太重要了。
苏木在大将军府中收到了幽州郭正的奏报。
郭正在幽州这段时日联合了幽州反叛公孙瓒的鲜于辅、阎柔等人意图攻破易京城斩杀公孙瓒。
鲜于辅和阎柔等人,本来还想再观望一下局势。
却不想苏木军连续几场大胜,直接将他们吓住了。
受迫于苏木军威势,阎柔和鲜于辅等人也都是聪明人直接找到了驻守幽州的郭正。
那郭正出身晋阳郭氏,身为士族天然的就受幽州本地士族的接纳。
此时公孙瓒与幽州本地士族闹翻,本地士族本想支持鲜于辅和阎柔驱逐斩杀公孙瓒。
但是此时苏木军势大,幽州本地士族也是真心地想要投靠。
所以士族出身的郭正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苏木接了郭正的信件之后,简单的与郭嘉商议一下,就准了郭正所请。
此时苏木军下方将领都在带兵接受冀州各处城池。
若是最后大家都立功受赏,就这郭正寸功未立,也是不利于苏木治理并州。
既然苏木同意了,那么幽州之战也就迅速的拉开了。
那边公孙瓒被郭正、阎柔、鲜于辅、刘和等人逼得急了。
竟是去信联系了在幽州东北部的袁绍次子袁熙。
意图与袁熙联合埋伏郭正联军。
袁熙在去信问了袁绍之后,欣然与公孙瓒联合。
打算在幽州找回袁氏在冀州丢掉的颜面。
公孙瓒得到了袁氏积极的回应也是大喜。
他去信袁熙,以火把为号,只要袁熙兵临城下举起火把,公孙瓒就出城与袁熙内外夹击攻破易京城下郭正联军的大营。
想法很好,只是公孙瓒早就失了本地士族的“民心”。
他这封信刚出城,就送到了城外郭正的手上。
郭正展信一看,与阎柔、鲜于辅等人商议妥当决定来一个将计就计。
过了几日到了公孙瓒与袁熙商定的日子。
是夜,城外果然亮起了火把,左三圈,右三圈。
公孙瓒在易京城的望楼上见状大喜。
遂整军出城,杀向了围城的郭正联军。
出城容易,回城就难了。
公孙瓒率军杀入郭正联军大营,挥刀砍去。
营中竟都是草人。
“是陷阱!!!快退!!!”
公孙瓒此时虽然反应了过来,但是为时已晚。
远处一声炮响,四周杀出了无边无沿的郭正联军。
公孙瓒虽有武力,但是慌乱间也是无力杀出重围。
等到天明,郭正收到的,只有公孙瓒的一副盔甲。
至于公孙瓒的尸体,早就被乱兵乱马踩碎在盔甲里了。
苏木收到了郭正的奏报之后,也是哀叹一声,一时无语。
郭正联军赚了公孙瓒之后,又依计埋伏了前来支援的袁熙军。
一场野战,袁熙被阎柔率塞外马匪阵斩。
幽州全境除辽东公孙度外,尽入苏木军之手。
袁熙的阵亡与幽州的陷落就像是一柄铁锤狠狠地砸在了袁绍的心口上。
袁绍得知消息后,吐血三升,直接昏迷了过去。
那边袁绍已经在准备后事了,这边袁谭、袁尚二人却是针锋相对的默默争夺起了权柄。
公元199年,袁绍忧愤而死。
袁绍直到自己死前,也没有明确的立下遗嘱由谁接任。
逢纪、审配在袁绍死后作为亲近之臣假托袁绍的遗命,拥戴袁尚作了继承人。
驻守在青州的袁谭见不能继位,也是在辛评、郭图等人的拥立下,自号车骑将军,青州牧。
兄弟二人提军相对,大战一触即发。
后二人经人劝说,决定共击驻守在馆陶城的张辽和田丰二人。
袁谭亲自率军兵进馆陶城,袁绍那边竟是以母亲伤心过度要尽孝为由只派了逢纪率军前来。
袁谭本就兵少,又见袁熙不来,看来是想要借刀杀人借张辽田丰之手,除去自己这个大哥。
袁谭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以袁绍长子身份怒斩逢纪,接收了逢纪麾下大军单独驻扎在了馆陶城下。
袁熙得知消息后也是一脸懵逼。
兄弟二人至此再无缓和的可能。
馆陶城的田丰接到了郭嘉手下暗探送来的密报。
也是笑着与张辽说道。
“张将军不必心忧,袁氏小儿不足为虑也,不出旬日,必定自相残杀!”
“监军此言差矣,区区袁氏小儿不足为虑,辽所虑者乃是田间禾苗……”
此时已是199年秋,田中粟麦都等待着秋收呢。
“既如此,张将军可出城击退袁谭,护着百姓收割粟麦,但不可追击……”
“可!”
以张辽之勇武击败袁谭乃是情理之中之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三国建座城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三国建座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