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明年夏我欲在云中县划出一片土地试种夏稻,实现冬麦夏稻双收。”
“云中能种稻么?那不是只有南方才能种植的?而且夏季才开始种,是不是来不及?”一个从南郡来的亭长提出疑问。
韩信道,“六月直接撒种是来不及,但若提前一个月育秧,再将秧苗插于水田,或许可行。”
那人又道,“稻需要大量水浇灌,太费力了,而且这里不一定能种活。”
“这个问题我自考虑过了。”
韩信说着,让人抬进来一副大水车模型,众人好奇伸长脖子张望,只见一架车轮大的圆形东西固定在一条沟渠旁,上面有好多类似水桶的水槽,不知做什么用。
“此物名为水车,无需人力,以水流冲击,即可将河里之水提上沟渠,流入农田,官府将免费为各县建造水车,灌溉农田。”
话刚说完,就有两名士兵提来几桶水,演示水车提水原理,只见士兵将水倒进水车上游沟渠,在水流的冲击下,水车自己转动了起来,将沟渠里的水源源不断提到旁边农田里。
众人何曾见过如此神奇的东西,不由惊叹连连。
“真不用人力,自己提上来了?!”
“好神奇啊!”
“哇,有了此物往后便再也不用挑水灌溉了!”
韩信抬手示意安静,说道,“陛下断了九原、云中供应,我也曾为诸位据理力争过,然胳膊始终拧不过大腿,对此我深表歉意!”
他说着站起来,对众人鞠了一躬。
这些人何曾见过上吏给下吏鞠躬致歉的,还是堂堂两千石大吏给他们这些连吏都算不上的乡里小民行礼致歉,一时都被惊住了。
韩信道,“我争取不来朝廷补助,也没办法放你等归家,却会想尽办法保证衣食无忧,诸位与其冒险回到中原动乱之地,不如留在此建设一个新家园。
我在此承诺,来日必会将伱等家人尽数接来团聚,因为我自己的妻儿也远在南方,我也渴望一家人团聚,对于诸位的诉求和期望,我感同身受。”
“郡守是好人啊!”
一名年纪稍大点的老汉站起来拱手道,“我愿意留下,愿意相信郡守!”
“我也愿意留下,回去我会好好规劝大家,郡守放心!”
“哎,中原那么乱,留在这里其实也挺好!只希望天下早一日太平,我等能早一日和家人团聚。”
“我曾带人逃亡过,郡守非但不惩罚,还亲自将我们送回来,是位好郡守啊!”
……
韩信用一个多月时间,走遍九原、云中所有县邑,每到一处都要做一次演讲,同时召集三郡所有木工打造水车,鼓励民众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开挖沟渠,兴修水利。
当然,为了更好的取信于民,韩信还安排了许多托在各县宣传郡守的信用。
比如曾经在伐南越时,郡守答应过一名兰陵县小兵,要将其亲手编织的蚱蜢送给他那没见过面的孩儿,战争结束后,郡守当真派人千里迢迢去兰陵县送蚱蜢,有和那士兵同乡的乡人亲自出来证实此事。
又比如郡守曾经为了遵守对一名都尉的承诺,用爵位来换其一命,各处都流传着郡守一诺重比千金的传言,只要是他许诺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
种种舆论宣传,加之对中原战乱添油加醋的描述,那些想逃跑之人暂时都歇了心思。
韩信又释放上郡所有因被连坐而服刑的舂米妇人,其中寡妇和未嫁人女子,都发来九原、云中婚配那些没娶过妻的小伙,还亲自为这些新人举办集体婚礼。
甚至,他还借此机会单方面废除了秦律中的连坐法。
用韩信的话说,既然内史不给二郡应有的供给,二郡百姓也就不必再尊秦律,在这里,一切由郡守说了算!
一个多月下来,对二郡百姓来说,郡守这两个字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大吏,而是可以向他诉冤屈、聊心愿的朋友。
郡守说,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派督察组下来巡视各县各乡,民众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督察组反馈。
执法铁面无私的蒙毅很荣幸地当了督察组组长。
蒙毅从前只知韩信的军事能力十分之高,这一圈走下来,他才发现,此人好像什么都会,什么都很擅长,天下就没有他不会做的事情。
比如那比墨家还厉害的器械制造,不说最近强烈震撼到自己的水车,还有之前发明的马蹄铁、马鞍马镫,独轮车,哪一样不是举世无双?
听说回上郡后,他还要做什么齿轮,组装脚踏脱穗机,还有水碓,可用水力来替代妇女舂米。
难怪他敢释放所有舂米的罪妇,原是早有安排了!
韩信对农事也十分了解和擅长,沤肥之法且不提,他提出的暖棚育秧之法,自己从前听都没听过,韩信还说,插秧种植比随意抛洒稻种,每季可增产两成,也不知是真是假。
除了这些技艺,他收服人心的手段更让自己刮目相看。
能屈能伸,可为高高在上的郡守,一言而决三郡事,不容任何人置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兵仙归来:重塑大秦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兵仙归来:重塑大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