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场景我觉得非常美好,非常宁静,我宁愿多欣赏一会儿这番平和的景象。
帝丘城模拟出的天空,渐渐地暗下来了。
金色和红色的光芒褪下,换作是满天明亮的星光。
相比较白天的蓝天白云,这里夜晚的天空有点假,这些星星太过明亮了,真的像书中描绘的,如同一颗颗钻石般,在黑丝绒背景上闪耀。
亦或者,并不是这里的夜空虚假,而是我们这些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人们,见惯了漆黑无物的夜空吧,反而不知道真实的夜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行军火炉映出斑驳的影;这影被拉得好长好长,一直延伸到我们背后的岩壁上。
看到这个景象,我有一点感触:
也许古老的人类,艰难地穴居于洞窟之中时,唯一的乐趣,就是观察这跃动的剪影吧。
我凝视了好一会儿,内心中不再焦躁,不再烦恼,只是觉得平和而又美好。
忽然,我想起自己的任务。
于是,慢慢地尝试,果然能够在三维空间中自由控制目前的电磁波身体。
恍惚之中,感觉自己像一颗有动力、有惯性的气球,飘飘悠悠地,滑动到岩壁边。
轻轻触摸岩壁,果然能够融入这块无生命的古老岩石。
缓缓滑入石壁,一股安全感油然而生。
这种安全感很熟悉,曾经在探访鬼楼、探访吉布森科技大楼以及探访市郊水坝时多次体验过。
这种感觉就像寒冷的冬夜里,躲进干燥温暖的棉被中,既舒适又安心。
融入岩石的一瞬间,视野也就跟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转变的感觉其实也很熟悉,其中的原因应该自身频率的改变吧。
视野一下子变得可以穿透固态实体,像透过鱼缸的玻璃、或者有水蒸气的浴室玻璃窗看出去的感觉;
很多层的情景叠加在一起,朦朦胧胧之间形成复杂的影像。
如果把心思集中到某一层,就如同从很多层的玻璃片中抽出一层一样,能够比较清楚的看到;
而如果不集中精神,所有的视野就都是重叠的。
这种情形下,获取信息的效率其实远高于肉体的眼睛。
比如,我现在就能看到,霍鹰和乔安娜已经换下王巨君和莱塞特。这一对小情侣围着营地外面,一边绕一边聊。
霍鹰小心翼翼地牵着乔安娜的手,他似乎非常害羞;
而乔安娜则大大方方、蹦蹦跳跳地,兴高采烈地说着说什么。
我虽然听不到乔安娜说了什么,但从霍鹰频频点头这点上看,估计是在谈什么科技之类的事情吧。
偷窥他俩的过程让我想起,雷格巴老爹抓走马克·吉布森时,罗平掌门说过的“举头三尺有神明”。
天知道我们平时做的那么多隐秘的事情,有没有闲得没事的高维度生命体在实时观察我们呢。
所以啊,君子慎独,真的很重要。
不想这些,继续深入岩壁。可以体会到,果然如拉斯普京所言,这块岩壁极其致密。
这种致密并不能给我的移动带来障碍,甚至说,目前的状态下,我其实体会不到“致密”这种感觉。
为什么会觉得“致密”呢?是因为我能体会到一种光滑感。
这种光滑感指的是均匀的阻力。
在固体中移动的感觉,大体跟在水中游泳的感觉类似,但比游泳更深沉一些。
感觉有两点不同:
一是游泳和潜水,从本质上,还是“推开前面的水”,所以能够感受到反作用力;
神游的过程没有任何反作用力,只是“移动”而已,那感觉更像是场景的直接切换。
二是在水中移动,密度完全是一样的,也就意味着阻力是完全一样的;
而在固态物质中移动,阻力往往是随着固体的密度不同随时变化;
而倘若固体物质中存在电流、电线或者磁铁矿,那还会给移动的过程带来意外的阻力或吸引力。
所以,在固体中移动的过程,总的感觉还是蛮有趣的。
按照拉斯普京的探测,石壁的厚度大概在5米左右。
实践了一下,果然如此,不到三个身位,就可以悠悠然透过石壁,进入后面。
过了石壁,里面是一条深邃的洞穴。
洞穴内部并没有光源,漆黑一片,但洞穴的尽头有一处非常明亮的光。
虽然穿过石壁,但享受着固体石材带来的安全感,并没有离开石壁进入空气中,而是沿着侧面的洞壁,缓慢游动。
一直游荡了很远,终于达到了洞穴的尽头,一个令人震惊的景象映入眼帘。
前方是一大片古老的村落。
这个村落居于一个一望无际的平台上,这片区域的空洞虽然比帝丘城可观测的区域低矮一点,但依然是无比高大。
穹顶上是与帝丘城同款的虚假的夜空,居然还有一轮明月挂在上空。
只不过和帝丘城的夜空一样,这里的星和月都太假了,太过于明亮和清晰。
村落炊烟袅袅,灯火摇曳,能听到隐约的鸡鸣犬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御梦行者请大家收藏:(m.zjsw.org)御梦行者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