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无知时间线)
林鸿表示,我想吟诗一首:“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相关概念
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相关概念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相关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
定义法则一般形式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这里的“元”是指未知数,一元即一个未知数;“次”是指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一次即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解题大招
01:2801:0103:21
典型试题
例题1
x=1是方程2x+5=x+的解.
查看答案及解析
例题2
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xa-2+m=4的解为x=1,求a+m的值.
查看答案及解析
例题3
已知方程(m+1)x|m|+3=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是()
A.
±1
B.
1
C.
-1
D.
0或1
查看答案及解析
例题4
【题文】在长为10m,宽为8m的长方形空地中,沿平行于长方形各边的方向分割出三个全等的小长方形花圃,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则小长方形花圃的长和宽分别是
查看答案及解析
例题5
小明在做作业时,不小心把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为:2y﹣y=﹣■,怎么办?小明想了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为y=,于是,他很快知道了这个常数,他补出的这个常数是_____.
查看答案及解析
等式
定义
1、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可分为矛盾等式和条件等式。
2、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或者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的整式,或是等式左右两边同时乘方,等式仍然成立。形式是把相等的两个数(或字母表示的数)用“”连接起来。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作等式,等式可分为矛盾等式和条件等式。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或者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查看更多
解题大招
02:1802:0603:00
典型试题
例题1
下列变形符合等式基本性质的是()
A.
如果2x-y=7,那么y=7-2x
B.
如果ak=bk,那么a等于b
C.
如果-2x=5,那么x=5+2
D.
如果a=1,那么a=-3
查看答案及解析
例题2
下列变形中,运用等式的性质变形正确的是A.
若x=y,则x+3=y-3
B.
若x=y,则-4x=-4y
C.
若x=y,则2x=3y
D.
若ax=ay,则x=y
查看答案及解析
例题3
用配方法解方程:x(x+8)=16.
查看答案及解析
例题4
某班有54名同学去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男生每人植树3棵,女生每人植树2棵,一共植树137棵,求:该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查看答案及解析
例题5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x+6=0
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一元一次方程
定义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步骤:
一、去分母
做法:在方程两边各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依据:等式的性质二。
二、去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可根据乘法分配律(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或除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依据:乘法分配律。
三、移项
做法: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一般是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右边);
依据:等式的性质一。
四、合并同类项
做法:把方程化成的形式;
依据:乘法分配律(逆用乘法分配律)。
五、系数化为
做法: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
依据:等式的性质二。
解方程口诀: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
“此诗为一元一次方程,兼练习题啊!”
“诗出震动宇宙,让无数小学都没上过的文盲感觉到了抓耳挠腮!”
平帝道:“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洪荒之鸿元成道请大家收藏:(m.zjsw.org)洪荒之鸿元成道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