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

池米唐

首页 >> 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 >> 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惹金枝 月待圆时 黑风城战记 簪缨问鼎 圣上轻点罚,暗卫又哭了 我,孙山,科举 穿越古代之末世大佬霸宠小夫郎 穿书,勾他上位 长安好 华娱从仙剑开始 
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 池米唐 - 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全文阅读 - 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txt下载 - 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古言小说

第729章 派发新粮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唐一璇在行宫待了大半个月,她庄子上的土豆正被朝廷派来的马车一车接一车的运送到其他州府。

从清川县到京城的这条路,所经城镇,都听说过新粮种土豆,但并没有百姓真的瞧见过,两年过去了,老百姓差不多忘了有这回事,而南方大部分百姓甚至都没听说过土豆。

如今各地州府到了一千斤新粮种,在老百姓当中引起热议。

“衙门来了新粮种,一亩地至少能收五六百斤,听说在荒地上也能活,这要是闹饥荒,保不济就要靠它救命了。”

“那什么土豆真有这么好吗?”

“当然了,这可是从清川县来的,你知道清川县的县令是谁吗?就是今年科举的主考官唐大人发现的,也是唐大人亲自培育的,你们说这土豆能不好吗?”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嗐,我家有房亲戚是跑商的,天南地北的到处走,还去过那清川县呢,就是他说清川县比我们府城还繁荣,有一座很高的大楼,里面什么铺子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还有,那里有新书院,医学院和武学院呢,专门为国家培养人才,哪个村子被水淹了,或是有野狼野猪下山,那武学院和医学院都会组织学子去帮忙。”

这人说起来滔滔不绝,围观的百姓也就越来越多,还越听越羡慕。

他们可都听说了义务教育,想着那医学院和武学院肯定也是免费的,颇为遗憾为什么不是建在他们府城,这样他们的孩子就能免费学本事了。

有人是真想家里的孩子学好本领,报效国家。

也有人是想孩子学了本事好赚钱养家。

还有家里只有一个儿子或孙子的,就不愿意让他们上这类书院。

尤其听到有人说:“澜州不是发生过瘟疫吗?当初朝廷派了皇子和太医去治病救人,结果那皇子屠杀百姓差点被暗杀,连夜带着太医灰溜溜回京城了,还是清川县医学院的夫子带着学生去救治百姓,才彻底清除瘟疫的。”

就更不愿意家里的独苗去冒险了。

毕竟瘟疫是要死人的。

更别说舞刀弄枪上战场了,普通人鲜少有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当然了,爬出来的人无一不是将才。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生长的地方也能有这样的书院,可供孩子选读,万一不是走科举的料子,也能有其他不同的人生。

当地的名门望族听到风声,觉得也能效仿唐大人,开办不一样的书院,或学木雕,制作陶器,或学纺织,刺绣,厨艺等,于是找上衙门,看能不能由他们来建立新书院。

如此一来,有衙门背书,于新书院和家族而言,都是有利的。

知府大人自然不会不同意。

还正愁义务教育如何开展呢,如今有名门望族出资,大大减少了衙门的压力,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

开办新书院的名门望族,清河崔氏就是其中之一。

不仅仅是因为‘唐一骏’提出了义务教育,而是这一举措从长远计,对家族的长盛不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这件事意义非凡。

崔氏有自己的族学,不缺银子,亦不缺夫子,家中嬷嬷也好,绣娘也好,皆是从皇宫里出来的,技艺高超,除了开办三大书院,还建了织绣楼与教习楼。

三大书院分别是新书院、医学院和武学院。

绣楼顾名思义是教人纺织、刺绣等相关技艺。

而教习楼学的就比较庞杂了,除了教导规矩礼仪,还有琴棋书画,管家,查账,查田,焚香,点茶等大家闺秀的技能,不用全学,可选择任意三项以上进行学习。

崔氏一月之内就新建了五座大楼,其花费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巨大。

清河百姓眼看着高楼拔地起,是又惊又喜。

以前老百姓的情况是,一家老小干活,砸锅卖铁勒紧裤腰带,也只能供一人读书,有人考中秀才,也有人读了半生仍是个童生。

或是送孩子给人当学徒,做牛做马,任打任骂,却可能学不到半分真本领。

家里条件一般的就送孩子去读一年半载的私塾,能认字就成。

可现在,不仅能免费读书,还能免费学本事!

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天大的喜事。

哪个不想过好日子?

哪个不想家里的孩子都有出息?

是他们不想吗?不,只是现实太残酷,活着已经很艰难了,又如何敢奢望。

不仅如此,朝廷又派人送来新粮种土豆,虽只有一千斤,不是家家都能种得上,但土豆亩产能达到五六百斤,总有轮到自己种植的那天,据说还有另一新粮种玉米,将来也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就是希望!

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或许学识不够,眼界不够,但他们有一把子力气,也愿意付出,勤勤恳恳的劳作,只要生活有一点点希望,他们就能绽放出最灿烂的烟火。

清河崔氏名声在外,因此许多百姓愿意把孩子送到三大书院,以及织绣楼和教习楼学习,不局限于清河本地,清河周边城镇有点家底的人家都愿意花钱让孩子来崔家的书院读书。

有人打听到‘唐一骏’唐大人的母亲是崔氏女,且住在崔家,那上门的媒婆都快把崔家的门槛踩烂了。

短短三个月,天下皆知新粮种土豆和玉米是由‘唐一璇’唐大人培育并上交朝廷的。

还有义务教育和医疗服务也是由他提议并促成的。

一时间,‘唐一骏’在民间的声望水涨船高。

当多位隐居山林的文豪大儒,提笔称赞‘唐一骏’的丰功伟绩后,天下学子自愿奉他为师。

早朝上,陶庆昭与孙洵等大臣纷纷上奏,请皇上破格让‘唐一骏’入内阁。

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

实在是‘唐一骏’太年轻了。

如此年轻又热血的阁老压在头上,可想而知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啊。

但陶庆昭力排众议:“唐大人是探花出身,本该入翰林院,却因奸臣姜先槐一己私欲,将他下放到北地清川县当个小小的县令,这是对他的不公,臣恳请皇上拨乱反正,还唐大人一个公道。”

喜欢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逍遥四公子 十里芳菲 糟了,我成了星际珍惜崽 穿越成60年代小族长的暴爽人生 剑道第一魔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末世了,恋爱系统才降临 漫漫归乡路 全民大航海,我开局一条幽灵船 庶女有毒 龙吟 女儿萌软,娇妻美艳,还特别黏人 我和你差之微毫的世界 那些年,我在下面兼职的日子 军婚:彪悍媳妇她带数亿资产穿越 重生之资源大亨 和平离婚后,星际大佬他反悔了 重生之悠闲人生 当社恐咸鱼被病娇囚禁后 重生了,那就嫁强大又短命的丈夫 
经典收藏极品捡漏王 半路抢的夫君他不对劲 空间国库都在手,区区流放算个球 边关小厨娘 我在古代独自逃荒 掌欢 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 农门弃女要翻盘 这个世子妃我抢定了 星际元帅在古代日常 悠闲乡村直播间 大理寺小饭堂 重生长姐种田忙 攀高枝 我只想当军医,你们让我当女皇? 美人今嫁 逢春 吾妻甚妙 新婚夜太子妃把洞房炸了 驸马别烦,长公主忙着宫斗 
最近更新懿红鸾 山河风雨情 灵泉空间之逃荒农女超彪悍 我见女郎多妩媚 小道长穿书,敞开撩 冷情王爷的特工狂妃 千重雪1 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发家致富 为女帝一笑:让世界癫掉又怎样 快穿:疯吧,谁疯的过你啊?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帝王心,落我心 被囚五年,替嫁后国公府跪求我原谅 问春坟 快跑,御兽宗的吃货小师妹来了! 惊蘼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一路买买买,打造最强随身空间 穿越之退亲农女发家致富记 钓系长嫂守寡后,残疾小叔子强宠 
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 池米唐 - 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txt下载 - 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最新章节 - 穿成县令后,她带领朝臣搞内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古言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