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拖拉机带着“突,突……”的声音走远。
王承柱对转身要回家的曹建川,突然开口说道:“建川,你要不要再多弄几亩田地,来培养鱼苗?”
刚才在陪着姜志国放鱼苗的那段时间。
王承柱好奇的向姜志国了解了,一番稻田养鱼和网箱养鱼的事。
细细一听,感觉好像还非常有前景。
在考虑了一番后。
他想起了姜志国那句话,四亩田养这么多鱼,还是有些太密集。
决定跟曹建川一起,赌上一把。
把这二十亩田,全拿出来弄稻田养鱼。
当然,主要是王承柱有赌的资本。
就算这二十亩田全都绝收了,他也不怕。
大不了到时候,用曹建川的话来说,自己出阴招就行。
还是那句话,在阳双村这一亩三分地上,就没有什么是他王承柱搞不定的。
何况如果这十万尾鱼要是真的养出来。
那自己一家的收入,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现在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曹建川要弄这个二组出来。
还特别让自家每个儿子,出一个人的主要原因。
就是为了让自家这群人,能单独的分到这笔钱。
而每家出一个,也是为了大家不用心底有疙瘩。
对此,他现在看曹建川是越发的欣赏,能把事情考虑的这么全面的人,绝对就不是脑袋一热,就干出来的,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曹建川没想到自家老丈人突然就开窍了。
“爸,你能同意当然最好了。”
“好事我怎么会不同意,既然你没问题,那么明天开早会的时候,我就宣布拿我们这组的,这二十亩来作为实验田,如果成功的话,就在全村推广,没问题吧?”
实验这个词,他是学着姜志国的。
不过在说完这话后。
他心底又产生了纠结,还是那困扰着他全家的事——对放不放曹建川回城,他还拿不定主意。
毕竟回城,特别是回省直属医院,在他看来是真的一步登天。
要是曹建川不学陈世美的话。
对自己女儿来说,同样也是件天大的好事。
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儿女过的好的,特别是老王家,这两代人中,唯一的女娃。
曹建川笑着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下来。
他当然没指望自己能一家闷头闷脑吃独食养上一年以上。
只要自己第一年养成大丰收,那么明年,别说阳双村了,前进公社,云峰县,乃至整个青安市也许都会跟风。
自己如果阻止的话,可是会被批评的。
不过,王承柱这个老同志,果然还是老同志,这一下就站上了道义的顶点。
能让自家,分了钱后,又给了其他人希望,让他们不跳起来闹事。
当然,最主要是今年这波是稳了。
……
……
晚上,还是日复一日的安排。
坐在堂屋里,听小喇叭的节目。
这有点像后世的在客厅看电视。
不过听着听着,曹建川就没有了兴趣。
毕竟,这东西听多了,也就那样了。
还不如回屋抱老婆。
“爸,妈,我们回屋了。”曹建川无聊的说了一句。
“嗯。”
王巧英恋恋不舍的向小喇叭的方向看了一眼。
现在播出的节目是她喜欢听的唱歌节目。
她想听完小喇叭的节目再回屋。
察觉到王巧英的想法。
王承柱咳了咳:“我们回去睡觉了,你们在这听节目吧。”
说着也不等曹建川客气,带着自己老伴回屋休息去了。
见老两口回房。
曹建川嘀咕了一句:“这天天听的,你也听不腻。”
“哪有天天听,这是朱逢博老革命家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电台好久没放了。”
“不用你介绍,我听的出。”
这首歌是在1971年广播电台首次播出,当时担任领唱的是陕省歌剧舞剧院的杨巧老师。
70年代朱逢博版本是第一个独唱版,也是流传甚广的版本,堪称经典。
而这些老歌,曹建川在这个年代可没少听。
基本上很多也都能跟着唱出来。
曹建川这边刚想着。
王巧英那边早就跟着唱了出来。
不得不说。
王巧英这山里妹子唱歌还是有点水准的。
跟着唱的是有模有样的。
曹建川见她,喜欢的紧,当下也不再催促。
静下心来,和她一起听着小喇叭里的歌曲。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那熟悉的《国际歌》旋律响起。
也预示了,今天小喇叭节目的结束。
曹建川这才站起身,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伸了一个懒腰。
看着王巧英那念念不舍的样子。
曹建川笑道:“一个收音机,你就这么爱,要是哪天我弄台电视来,你还不得天天抱着睡?连我都不理了!”
“怎么会,不会的!不过,建川你说电视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好看吗?”
王巧英是看过电影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玩转1975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之玩转1975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