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且辽为翁而宋为孙矣。此又其说之曲而陋也,汉之匈奴,唐之突厥,不皆兴於汉唐之前乎?而汉唐又与之通和矣。
吴魏之於蜀也,亦一时角立而不相统摄者也,而秉史笔者必以匈奴、突厥为纪传,而以汉唐为正统,必以吴魏为分紧,而以蜀汉为正统。何也?天理人心之公,阅万世而不可泯者也。
议者之论五代,又以朱梁氏为篡逆,不当合为五代史,其说似矣。吾又不知,朱晃之篡,克用氏父子以为仇矣,契丹氏背唐兄弟之约而称臣於梁,非逆党乎?《春秋》诛逆,重诛其党;丹氏之诛,为何如哉?且石敬瑭事唐,不受其命而篡唐。
中华民族自汉唐以来耀耀生辉,然自五季以来,汉文化的影响力却渐趋式微。其后的宋朝始终未能完成统一,并最终因此自食其果,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便着手发动统一全国的战争,经过一百多年的扩张,北宋疆域达到了巅峰,北极燕山、南达南海、西扩河西、东至东海,并因此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北宋唯一的缺憾就是直到徽宗末期才收复燕云十六州中的大部分,且只维持了几年,随后便被从雪原林海来的完颜女真所灭。视野转向河西,这是北宋取得的最好成绩——经过一系列战争,宋人将他们的足迹扩大到了新疆,像一只触手一样切断了党项族与它们发源地的联系,从而阻止了西夏王国持续不断地从世界屋脊获得政治和经济支持。时间转到公元1111年,北宋这个百岁老人经过最后一次回光返照后也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真是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而其后的南宋就宛如一个小丑,仅有的几次北伐都草草收尾。不仅没有取得良好效果,反而让北方政权看到了南人的软弱可欺,并最终家破国亡,湮灭于世界的大潮之中。
宋朝之所以这么文弱的最主要原因是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和根深蒂固。老赵这条本来是为了防范武将坐大的措施却将宋王朝军力上升的空间几乎封死,以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来约束武将不仅会造成大量无谓的内耗,更严重的是武将才能的压抑、军机的延误和错误的指挥,这些对战役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估计赵匡胤和赵光义泉下有知,面对他们的子孙被游牧民族吊打估计也会后悔莫及吧。
喜欢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请大家收藏:(m.zjsw.org)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