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14日,正午刚过。
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的滋贺县米原站,狂风卷着鹅毛般的雪片,呼啸着抽打在车站老旧的木质站牌和水泥柱上,发出“啪啪”的声响。
站台上积雪已深,虽经铁道路员反复清扫,仍在脚边堆积起灰白色的雪垄,月台顶棚边缘已挂下了参差不齐的冰凌,脚下的积雪被来往匆匆的步履踩成了灰黑色的泥泞。
空气冷得凝滞,吸入肺中都带着刺骨的寒意,视野所及,天地间仿佛只剩下灰白二色,铅灰色的天幕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将远山近树都模糊在狂舞的雪幕之后。
站台上候车的旅客稀稀拉拉,与平日熙攘的景象大相径庭,这般恶劣的天气,若非必要,谁也不会选择出行,人们大多缩在厚厚的冬衣里,围巾裹住了半张脸,呵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风中,不住地跺脚以驱散严寒。
在这片瑟缩的人群中,一个挺拔的身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穿着一件剪裁合体的深灰色羊绒呢大衣,大衣的领子高高竖起,同样将半张脸埋进厚实的羊毛围巾里。
大衣下是笔挺的黑色西装,领带一丝不苟,他背着一只棕色的Porter双肩包,双手随意地插在大衣口袋里,身姿却不见丝毫畏寒佝偻。
与周围穿着臃肿防寒服的人们不同,他的穿着更显都市精英的利落,却也与这北陆暴雪中的小站景象有些格格不入。
他正是上午从东京站搭乘东海道新干线“回声号”抵达米原的上原俊司,此刻他正在等待换乘的急行「北国号」列车到站,然后沿着北陆本线继续北上,前往此行目的地——福井县的敦贺市。
这次之所以选择铁路出行实属无奈,原本他是计划开车前往《夜叉》剧组所在的敦贺市美浜町,奈何今年1月的北陆地区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暴雪,据气象厅数据,山区的积雪深度普遍超过一米五。
1985年的除雪技术远不如后世,国道8号等主干道常年被压实雪与混合冰层覆盖,路况极差。
尤其是长野县的碓冰岭段,以其陡峭的坡度和密集的急弯闻名,在白昼也因光线被雪幕反射散射,导致路面能见度低且持续结冰,行车风险极大。
即便给座驾换上雪地胎和防滑链,穿越这样的暴雪山区也绝非明智之举,权衡之下,火车成为了安全可靠的唯一选择。
“呜——”
一声悠长清亮的电笛声穿透风雪,由远及近。
橘色车头牵引着的急行“北国号”列车如同一条在雪原中沉稳前行的巨兽,缓缓驶入米原站台,车身上覆盖着冰雪的痕迹,显示出它一路行来的艰辛。
上原俊司随着稀疏的人流登上列车,车厢内果然如预料般空旷,暖气开得很足,与外面的冰天雪地恍若两个世界。
他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将双肩包放在身旁,车窗玻璃上很快凝结起一层薄薄的水雾,窗外站台的景象变得朦胧。
「北国号」列车缓缓启动,逐渐加速,将米原站抛在后方,一头扎进更加密集的风雪之中。
窗外是无边无际的雪原,远山轮廓模糊,披着厚厚的银装。偶尔,在一片白茫茫的视野尽头,会浮现出一片灰蓝色的、广阔无垠的水面——那便是霓虹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
风雪中的琵琶湖显得格外静谧甚至肃杀,湖面与天空灰白一片,难以分辨界限,只有靠近岸边冻结的冰凌和涌动的水波暗示着它的存在。
列车紧贴着湖东岸北上,这冰封水国的景象如同一幅不断延展的水墨画。
上原俊司拄着下巴朝着窗外发了会呆后,从双肩包里拿出一份装订好的剧本,封面上写着两个墨色淋漓的大字:《夜叉》。
此次北上,名义上是采风,感受影片拍摄地的氛围,为音乐寻找灵感,实则也是为了暂时避开东京那令人窒息的媒体风潮,躲到这被暴雪笼罩的北陆偏远渔村,不失为一个清净的选择。
他再次翻开剧本,沉浸到《夜叉》的故事之中。
剧本里讲述了一个名叫修治(高仓健 饰)的男人的故事。他曾是大阪黑道组织的一员猛将,人称“夜叉”。
因风光之时致其唯一的妹妹被敌对帮派杀害,修治选择隐姓埋名,带着妻子冬子来到一个北国的渔港小镇,过着平静的打鱼生活,一过就是十多年,镇上无人知晓他的过去。
然而,这份平静被一个来到小镇开设“萤火虫酒馆”的秀丽女子萤子(田中裕子 饰)打破,乡下渔夫们因为被萤子的美貌吸引而频频光顾她的酒馆。
萤子的男朋友矢岛(北野武 饰)是个粗暴无礼的男人,并引诱渔民们沉迷于赌博和毒品。修治为此与矢岛发生冲突,却在过程中曾经黑道的身份也被当众揭穿。
同时,修治自己也陷入了对萤子的迷恋,内心的“夜叉”似乎再次被唤醒,原本平静的生活再起波澜。
在上原俊司这个来自后世灵魂看来,故事内核的是经典日式叙事风格,一个关于罪与罚、救赎与毁灭的老套故事,甚至其中的槽点还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元祖歌姬的竹马音乐家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元祖歌姬的竹马音乐家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