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张奶奶就踩着露水往鸡棚走,手里攥着半袋玉米粒。芦花鸡听见脚步声,“咯咯”地扑腾着翅膀,伸着脖子往她手里啄。“慢点吃,”她笑着撒出玉米粒,“今个给你们加顿餐,昨儿傻柱搭的新棚子,可得多下几个蛋才对得起。”
远娃媳妇在灶房里揉面,面团在案板上“咚咚”响,震得台面上的酱油瓶都跟着颤。“张奶奶,您说今个蒸红糖馒头还是白面馒头?昨儿小宝念叨想吃带枣的。”
“两样都蒸点,”张奶奶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苗“呼”地窜起来,“红糖的给小宝和弟弟,白面的留着给三大爷,他不爱吃甜的。对了,把院里的南瓜切了,蒸个南瓜泥,给李奶奶送点,她牙口不好。”
傻柱扛着个竹筐从院外进来,筐里装着刚从地里拔的萝卜,带着泥,圆滚滚的像个小炮弹。“张奶奶,您瞅这萝卜,脆得能当梨吃。昨儿浇了半夜水,就盼着今儿能拔几个像样的。”
“有心了,”张奶奶接过萝卜,往水龙头底下冲,“快放厨房去,让远娃媳妇切了,腌点萝卜条,配粥吃正好。”她忽然想起什么,“你媳妇的围巾送来了没?前儿说给我和李奶奶各留了条枣红色的。”
“早送来了,”傻柱挠挠头,“搁我屋呢,忘了拿出来。她说这颜色衬老人家,显精神。”
槐花背着书包从西屋跑出来,辫子上的红绳松了半截,耷拉在肩上。“傻柱叔,我能先尝口萝卜不?看着就甜。”
“刚拔的,上面有泥,”傻柱笑着给她擦了擦萝卜皮,“咬一小口,别多吃,一会儿该吃不下早饭了。”
槐花咬了口萝卜,脆生生的,汁水流到下巴上。“比苹果还甜!三大爷要是知道了,肯定要算这萝卜能卖多少钱。”
话音刚落,三大爷背着布包就从东屋出来了,布包里的算盘“哗啦”响了一声。“算啥钱?我刚听见你说萝卜甜,我这就去看看。”他凑到竹筐前,拿起个萝卜掂了掂,“这萝卜得有二斤重,按市价八毛一斤,能卖一块六。傻柱,你这萝卜种得值,成本才两毛,净赚一块四。”
傻柱:“您老就别算了,送您俩,回去腌萝卜条,比买的强。”
三大爷:“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对了,王编辑说下周来送样书,你说咱得准备点啥?总不能让人家空着手回去。”
张奶奶:“早想好了,让远娃媳妇蒸两锅糖馒头,我再腌点萝卜条,都是咱院的家常东西,比买的实在。”
早饭刚摆上桌,小宝就举着个风筝冲进院,风筝尾巴是用碎布条拼的,红一块绿一块,像条大毛毛虫。“爸!您看我这风筝!二柱子说能飞五米高!”
远娃正蹲在地上给自行车打气,抬头瞪了他一眼:“刚从幼儿园回来就疯跑,鞋上全是泥,赶紧擦干净。”
弟弟跟在后面,手里拿着张画纸,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风筝。“姐,我画的风筝好看不?老师说我涂色涂得最均匀。”
槐花接过画纸,往上面贴了片银杏叶当尾巴:“现在更好看了,像会飞的小松鼠。”
许大茂举着手机对着风筝拍:“家人们看这手工风筝!小宝纯手工制作,材料都是废品利用,环保又时尚!想看放风筝的扣1,点赞破千咱就去河滩!”
张奶奶端着红糖馒头出来,往桌上摆:“别拍了,快吃早饭。槐花要上学,小宝下午还得去学画画,别耽误了。”
三大爷拿起个白面馒头,掰了一半泡在粥里:“许大茂,你那手机流量够不?我听说直播可费流量,一个小时得五块钱,你这一天播下来,够买二斤肉了。”
许大茂:“三大爷您就放心吧,我连了院里的WiFi,不花钱。再说了,有人给我刷礼物,够交网费的。”
傻柱啃着馒头,忽然说:“对了远娃,下午有空不?帮我把鸡棚的窗户再糊层纸,昨儿风大,纸有点破了。”
远娃:“成,我下午没事。槐花,你放学早点回来,王编辑说要跟你视频,问问插画的事。”
槐花:“知道了!我把新画的放风筝图带去学校,让老师帮我看看。”
上午,院里一下子空了不少。傻柱蹲在院角劈柴,斧头“咚咚”砍在木头上,木屑飞起来,像撒了把碎雪。三大爷坐在石桌上,翻着本旧日历,嘴里念念有词。
“王编辑下周三来,正好是晴天,”三大爷用红笔在日历上圈了个圈,“那天宜会客,忌动土,咱就不动鸡棚了。”
张奶奶在廊下晒被子,把槐花的小被子搭在绳子上,拍了拍上面的灰尘。“你这老迷信,人家来送书,跟动土有啥关系。”
“咋没关系,”三大爷指着日历,“动土冲贵客,不吉利。我算过,那天要是劈柴,得往柴堆上撒把盐,能避邪。”
许大茂举着手机拍晒被子:“家人们看这阳光!晒过的被子有股太阳味,比香水还好闻!张奶奶说这叫‘日光浴’,比城里的烘干机强十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开局一把枪,禽兽全发慌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四合院:开局一把枪,禽兽全发慌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