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就是三个月过去了。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杨坚和高颖虞庆等大臣,也一直在密切的关注大隋政策调整过后的变化。
让杨坚他们欣慰的是,原北周之地,经过这一系列的政策变化,百姓们的生活,也在短短三个月之内,就得到了立竿见影的变化。
而且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杨坚也进行了不止一次的微服私访。
甚至杨坚还深切地感受到,百姓们的生活变好了,还能极大程度地熄灭前朝那些余孽鼓动人心的可能。
经过三个月的时间,杨坚的队伍,也终于来到了这次巡视天下的最后一站。
弘农郡!
这是杨坚所在的杨家之发源地,也是杨坚的祖地。
其实弘农郡也是在原北周之地,但是杨坚却是在巡视天下结束后,才来到这里。
这三个月的时间,杨坚出原北周之地,经关中,到关外,再回弘农郡。
绕这么大的一个圈子,也是杨坚的目的。
他要把大隋如今的盛况,亲眼所见一遍,然后在寻根问祖的时候,将大隋的一切,以祭奠的方式,告知杨家的先祖。
而且这么一绕,还能用兵强马壮,来震慑前朝余孽那些宵小,更是威慑突厥,匈奴那些关外敌人。
杨坚的车辇之中,虞庆正一脸严肃的看着杨丹。
“小皇子,你等一下可千万要记住了,一会儿随着皇上祭祖的时候,你什么都不要做,就跟在皇上身边,也什么都不要乱说,可一定要记住啊。”
其实,从十天之前,虞庆就在孜孜不倦的给杨丹讲解祭祖的重要性,还一直耐着性子在的教杨丹祭祖的一些礼仪。
而这些祭祖的礼仪,并不是遵循前朝,也不是用的大汉的礼节,因为这样做不吉利。
杨坚这次要祭祖的礼仪,甚至是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大臣们无数次讨论,才决定下来的。
这,是大隋独有的礼仪。
这,是杨家独有的礼节。
而杨坚在十天前,却提出祭祖的时候,要带上杨丹。
这一下可不仅仅是高颖反对了,就是杨林,都觉得不靠谱。
皇上寻根祭祖,这是何等的大事,带着一个一岁的孩子?
这孩子要是一个不好,哭闹起来,这可就是坏了礼节,崩了体统,成了笑话了。
只是杨坚心意已决,大臣的反对统统无效,虞庆就只好从当天开始,就一直在和杨丹强调祭祖的事宜了。
在这种场合,杨坚要带上杨丹,而不是太子杨勇,这也足以看出杨坚对杨丹的期盼有多甚了。
每一个大臣,心中也都清楚,杨坚这是要告诉他的先祖们,杨丹就是他的继承人。
杨丹每天也没有不耐烦,而是认认真真地把虞庆说的那些东西,全部都记在了心中。
“老师,我已经把你说的都记下了,你就放心吧,老师,我一定不会添乱的。”
此时,一旁的杨坚,同样也坐在案台上,一遍又一遍的回忆着一会儿自己要说的话,还有要做的事情。
就连南北分裂局面都可以一统的杨坚,此刻都感到有些紧张。
因为祭祖,自古以来,就是汉人心中一等一的大事情。
这是一种传统。
这是一种美德。
代表着前人死了,后人永远不会忘记!
这也是那些什么都只会祈祷上帝的民族,永远都不能理解的崇高境界。
见杨丹看向自己,杨坚笑了笑,拍了拍自己身边的位置。
“来,天祥,坐到父皇身边来,父皇有些事情要和你交代一下。”
等到杨丹坐在杨坚身边后,杨坚才笑道:“天祥,你知道自己出生的日子吗?”
杨丹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虽然他记得清清楚楚,但是他可不能胡乱说出来。
谁能记得自己出生时候的事情?
那就不是天才了,那特么分明就是一个妖怪。
同样,皇子的生辰之类的事情,大臣们也是不能胡乱去说的。
到底是杨坚的孩子,还是大臣的孩子?
皇家人的生辰八字,对于大臣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忌讳。
“天祥你不知道你出生时候的日子,也是正常的事情。”杨坚脸上露出一丝激动,“天祥你可不知道,你出生时候啊,那可真是了不得,了不得啊。”
“你一生下来,手上就握着一个套,那套里面,可是装着一块宝玉的。”
“就是因为你的出生,所以才轰动了整个大隋,天下谁人不知,朕的大隋,才是真正的正统?”
杨丹疑惑的看着杨坚,突然给我说这个干嘛啊?
再说了,这宝玉关大隋什么事儿,这根本就是我的系统,是我的金手指。
杨坚收起了眉飞色舞的表情,但是神采却是无比的奕奕飞扬。
他从衣袖中,拿出一张黄色的蚕丝绸缎来。
“天祥,父皇想要你在祭祀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把这上面的内容读出来,天祥,你告诉父皇,你能做到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兴之主请大家收藏:(m.zjsw.org)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兴之主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