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质资源考察
种质资源考察(explor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指查清和整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种质资源的数量、分布及特征特性的工作。
建国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后,我国开展了多次不同规模的植物种质资源考察活动,先后对横断山地区,川东北地区、陕西大巴山地区以及三峡库区的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植物种质资源。
流程:
1、考察的目的
2、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3、考察
4、标本和资料的整理
5、考察总结
l 考察目的
1、摸清植物种质资源储量与利用情况
(2)采样技术:有选择性的的采集,以免遗漏珍贵材料。
(3)采样数量:原则是在最小的样本数目中获得最大的变异性。
l 标本和资料的整理
1、样本编号 (采集)
2、样本制作
3、原始记录卡
4、影像资料
l 考察总结
及时小结:在整个考察过程中,应经常进行小结。发现不足,可及时回到考察点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加以补充。
全面总结:考察结束后,进行全面总结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过程是使考察所获的材料和资料完整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过程,也是整个考察工作的结晶过程。
总结报告:
①考察的依据和目的;
②考察的地区、对象与时间;
③被考察种质资源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环境;
④当地农业生产情况;
⑤所考察植物在当地种植面积、海拔分布情况、品种及其更替历史;
考察总结
⑥野生种及野生近缘植物的群落与伴生植物,它们的利用价值、地理和海拔分布范围,今昔变化情况;
⑦所获样本及其特征特性,它们在植物分类上的地位和在植物起源演化、遗传育种等科学研究上的利用价值等;
⑧对当地农业生产和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工作的综合评价与建议;
⑨本次考察的经验与教训。
最后附上考察路线。
第二节 植物种质资源的搜集
是指对种质资源有目的的汇集方式,包括普查、专类搜集、国内征集、国际交换等。
1、种质资源搜集的对象
(1)目前正在栽培的品种
(2)过去栽培但现在生产已淘汰的品种
(3)地方品种、尤其是那些濒临灭绝的优良稀有地方品种
(4)栽培植物的野生近缘种,以及对人类可能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野生植 物
(5)特殊的种质资源,如突变体育种系、纯合自交系、远缘杂交的中间类型等
2、种质资源搜集的原则:全面性;完整性 ;代表性
(1)全面性:搜集种质资源材料的种类要齐全,尤其是地方品种和野生种,它们往往是类型很多的群体。考察时注意仔细观察,将观察到的植物种质材料都采集到。一些利用价值尚不明确的材料可能是珍贵种质,这些种质材料在搜集时不可遗漏。
每份种质材料种子或繁殖材料搜集的数量,应根据任务和植物种类而定,通常一份种子搜集品要求有200~2500粒不等。
(2)完整性:搜集的种质资源标本要求完整,特别是植物的花和果实,它们是植物学分类的重要依据。采集果树和木本观赏植物标本时,由于植株外型较大,不能采集完整植株,只采集完整的带花和果实的枝条即可。对于雌雄异株的植物,雌株和雄株分别采集。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要分两次采集标本。
(3)代表性: 采集的每个标本、种子或无性繁殖材料,应来自群体植株,这样才能代表该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要尽可能保持所搜集的每份材料内充分表现该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度,同时应注意避免非遗传变异因素的干扰。采集的种子或无性繁殖材料,应是正常发育且充分成熟的。
3、种质资源搜集的方法
1种质资源的征集
(1)通过行政部门发公函征集 :由行政机构印征集通知,统一表格,发往全国各地或某些特定地区,对征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如搜集的种子量、标本数、标本大小、标本取材部位等。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种质资源搜集方式。
(2)发函通信征集 : 植物遗传资源或育种工作者,通过媒介了解到新近育成的植物新品种、新类型或发现新材料后,及时而有目的地发函或通信联系,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征集
2种质资源的考察搜集
植物种质资源考察工作,必然伴随着种质资源的搜集。这是目前搜集和积累植物种质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 。
一般应针对重点地区及特定种类进行搜集,随着种质资源工作的发展 ,今后的种质资源搜集不限于国内重点地区,跨国界搜集活动将日益频繁,国际间的种质资源考察搜集将开展广泛的合作。搜集的对象从过去主要以粮食与农业植物种质资源为主,转到更广泛的范围。森林植物、园艺植物、药用植物及芳香植物种质资源的搜集将日益受到重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别跑,我看上你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别跑,我看上你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