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淳选择的这块根据地,东有太行山,西有吕粱山,该地属于后世的朔州市境内管涔山区。
这里属于贫瘠的山区,根本没有太多人口稠密的城镇,土地产出非常的低下。
所以不论小鬼子还是果脯对这里都不是很上心,只有八路军的120师在附近建立了根据地。
不过他们是依托大青山和晋西北为根据地,主要是在晋省西北部和绥远东南部。
在该地区的活动也不是很活跃,一下子涌进来数万人,让这个贫瘠的地区穷苦百姓以为天要塌下来了。
一些人将家中仅有的一些杂粮全部藏了起来,就怕被这些外来户抢夺走。
就这样忐忑不安的在家里等待了好几天,却没有等来有人进村抢粮。
反而等来了招工的消息,做一天工包三顿饭,同时还给一斤粮食,注意是细粮不是杂粮。
还好现在马上就要进入夏季了,要是在冬季这几万人的住宿问题,都要将王淳脑袋搞大。
这样的山地如果种植水稻小麦,肯定不现实,这样的山地太过贫瘠,不过王淳从系统兑换了红薯,经过系统加持的高产红薯。
同时还有系统出品的玉米等高产的杂粮,现在还是先解决吃饱的问题,至于吃好、营养均衡暂时还不在考虑之中。
整个管涔山根据地,如同有一个大型的建筑基地一般,每天都有大量的本地百姓和这些外来户一起劳作。
早上有黄馍馍和热粥、中午有米饭或者馒头,每人还可以打上一碗猪肉加了其它蔬菜的肉汤。
那一指头厚的白花花的肥膘,吃着这些一年到头都吃不到一顿肉的百姓,满嘴流油,满是皱纹的老脸上,绽放处各种笑容。
有的人甚至将自己吃不完、或者不舍得吃的馒头留下来,晚上回去带给自己的家人吃。
要不是天气热肉汤到晚上就要坏掉,而且他们也不能将工地上面发的铝制饭盒带回去,不然早就带回去给家里的孩子们尝一尝。
越来越多的本地百姓加入建设的大军,而且军医还免费的给一些生病的老百姓免费治疗。
这让救国军这支外来的势力,迅速的融入了当地,本地的穷苦百姓哪里遇到过这样的官兵。
对于这样的部队,自然打心里的支持,哪怕他们不是他们这里的当地人。
同时一些逃难的难民也纷纷三三两两的前往这里,八路军也派来一支医疗队来到管涔山根据地。
王淳有足够的药品,可他们没有足够的医疗工作者,八路军总部得知这个消息第一时间,组织了一支60人的医疗小组前往管涔山。
“欢迎!欢迎各位!在这个时候来到管涔山,我代表我们整个管涔山根据地的军民感谢诸位的无私奉献!”
王淳一把上前握住医疗组组长封长青的双手,面前这人是带着一副镜架都断掉用绳子绑着的清瘦中年人。
一看就知道有些营养不良,还有估计是长期超负荷工作后导致黑眼圈也非常的重。
身后还有几十名身穿八路军的年轻人男女,看看他们脸上洋溢着青春、他们的眼神和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华夏百姓不一样。
他们的眼里面有光、有信仰,这些老前辈,就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后世的盛世中华。
人家来支援自己,王淳自然尽可能的做到最好,将刚刚建好的一栋钢筋水泥浇筑的3层大楼,交给他们。
原本是打算成为救国军指挥部的,现在这些人的到来,让王淳决定先将这里建设为救国军第一所现代化医院。
天气炎热王淳为了更好的照顾这些前辈,他兑换了八台汽油发电机,给这座起名为解放军第一军医院的医院全部通上了电。
虽然一座火力发电厂也在八路军的专家指导下开始施工,不过必须还要等三个月才能初步建成。
现在医院不通电,一些兑换的仪器就无法使用,而且手术室里面没有照明也很麻烦。
整个第一军医院是管涔山根据地第一个通电的地方,而且王淳还给这些医疗工作者的寝室配备了电风扇。
电风扇在这个时代可是不多见,就是欧美发达国家,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看着每天丰盛可口的食物、可以吹出凉风的电风扇、还有很多闻所未闻的零食、饮料等。
这让这些医疗队的成员非常的不好意思,想拒绝可是人家打死不同意。
而且那位王司令还给他们提供很多专业的医疗书籍,还有就是管够的药品器具。
其中有几人是留洋回国的医生,一些药品他们敢保证就是洋人那里也没有,特别是一些抗生素药品。
短短不到一个月,这些医疗队的所有人基本都胖了一圈,一些女孩子不满叫嚷要找那位王司令算账。
其中就以几位年轻的护士叫嚣的最厉害,因为这几人是王淳的老熟人,就是半年前被王淳吓晕的那个叫做江薇的女学生等人。
他们高呼要王淳还她们曾经苗条的身材,而且现在还将她们的嘴给养刁了,要是以后离开她们该怎么生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时空穿越!遗憾不再重现!请大家收藏:(m.zjsw.org)时空穿越!遗憾不再重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