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阴阳表里两经并没有同时感染,说明病邪尚未深入内里,或者人体正气尚足,能够有效抵御病邪的进一步侵袭。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病程的推移,特别是到了第七天左右,太阳经的病变往往会逐渐减轻,这是因为人体正气逐渐增强,开始有效抵御并清除病邪。此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头痛等症状有所好转,这正是病情向愈的积极信号。
“到第八天,阳明之病就会衰减,身体发热的症状会稍微减退”人体正气逐渐恢复,阳明经的病变往往会开始衰减。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增强,对病邪的抵抗力也会逐渐提高。当阳明之病开始衰减时,身体发热的症状也会随之稍微减退。这是病情向愈的一个积极信号,说明治疗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人体正在逐步恢复健康。
到了第九天,少阳之病开始衰减,耳聋症状逐渐好转,这是少阳经气血逐渐恢复,经络得以通畅的表现。少阳经与耳部有密切联系,因此其病变的减轻往往伴随着听觉功能的恢复。
到了第十天,太阴之病也开始衰减,腹部胀满的症状消除,患者开始恢复正常的食欲。太阴经主要与脾胃功能相关,其病变的改善意味着脾胃运化功能的恢复,水谷精微得以正常输布,自然能够消除腹胀、恢复食欲。
在第十一天,少阴之病也迎来了好转的契机。少阴经与心肾两脏密切相关,其病变往往表现为口渴、胀满、舌干等症状。当少阴之病衰减时,这些症状自然也会随之消失,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到了第十二天,厥阴之病也终于迎来了衰减的曙光。厥阴经与肝及生殖系统有紧密联系,其病变常表现为阴囊收缩、小腹部不适等症状。随着厥阴之病的改善,阴囊逐渐松弛下来,小腹部也变得舒适起来,这是肝气得以疏泄、气血得以流通的明证。
至此,大邪之气已经被清除,病邪对人体的侵害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和清除。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病情已经逐渐痊愈,但患者仍需注意调养身体,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免病情反复。同时,合理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是高度个体化和动态化的过程。在六经辨证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程发展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从而达到祛邪扶正、恢复健康的目的。
喜欢黄帝内经智慧解读请大家收藏:(m.zjsw.org)黄帝内经智慧解读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