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天幕,诗仙太白,是诗仙李太白!”
“竟然真的是诗仙太白啊。”
……
【弹幕:李隆基多好的人啊】
看到这条弹幕,唐玄宗很是受用,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没错啊,朕不仅是一个好皇帝,还是一个好人!
“接着奏乐!”李隆基大手一挥。
“朕要看看天幕上是怎么夸朕的。”
【弹幕:李隆基多好的人啊,就是死得太晚了】
【弹幕:李隆基早死十年,他至少能在帝王排行榜上前五!】
“啊?”
李隆基整个人都愣在了当场。
啥玩意?
这天幕难道不是在为朕歌功颂德吗?
怎么突然就说朕死得太晚了,应该早死十年?
手中的酒杯掉到地上摔个粉碎都浑然不知。
原本已经重新奏响,李隆基亲自撰写的乐曲的乐师们,也停下了演奏。
一个个低头噤声,生怕皇帝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虽然皇帝被天幕指责活太久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但就他们亲眼看到了啊!
皇帝要是想杀掉他们来泄愤,这些乐师可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
更何况……
不要小瞧我们和九族之间的羁绊啊!
过了片刻,李隆基回过神来。
一巴掌狠狠地拍在一旁的案几上,“朕倒要看看,你这天幕凭什么说朕活得太久了!”
【公元755,安史之乱。】
【藩镇将领长期未更换,导致地方军阀做大,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
【“安禄山要造反的消息,早就传遍天下……”】
“不可能!不可能!安禄山怎么会反朕?朕才是真正的天子!”
李隆基就一如历史上一样,不相信这个消息。
只是在化身桌面清理大师,将上面的瓜果点心推到地上之后。
稍微冷静下来的李隆基稍一思索,便确定了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真的非常大。
那些藩镇的将领他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轮换了。
而基层的汉人士卒也没有了上升渠道……
想到这里,他身上的龙袍瞬间就被冷汗浸透。
这江山,还真没有他想象的那般稳固!
贞观年间。
李世民和朝臣们看着天幕上,皇位最终还是回归到了他李家,还是十分的高兴的。
虽然中间发生了一些曲折变故,但最终结果还是能够接受的嘛。
尤其是继承皇位的李隆基,还是一个英明之君。
开创了比他贞观盛世还要强盛的开元盛世!
只是这突变来得太过于仓促,让满朝文武恭维的话还没说出口,就咽进了肚子。
差点把舌头闪到。
“这怎么可能!”李世民双目圆睁,但是奈何鞭长莫及,他管不到那个李隆基啊!
这时,他终于明白了魏征所说的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是什么意思了!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痛,才真正的能让人长记性。
但李世民宁愿自己永远也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公元756年,马嵬驿之变。】
【禁军六军士兵护送唐玄宗李隆基出逃,途径马嵬驿时处死宰相杨国忠,为了以绝后患,强迫杨玉环自尽。】
大唐。
原本只觉得大唐之盛世将永远延续的百姓们也是神色大变。
“如此盛世,竟然就要毁了吗?”
“连陛下都出逃了……”
此时,没有人在意宰相杨国忠之死,即使是那些被杨国忠整的家破人亡的百姓也一样。
……
病榻之上的杜甫看着天幕上的安史之乱四个血红色的大字,心如刀绞。
史书只需要四个字,就能概括得了这场席卷整个大唐的叛乱。
可那些死在这场无耻的大叛乱之中的百姓呢?
他们本不该死的,他们本来生在了如此盛世之下,却又惨死在战乱灾荒之中。
杜甫只感觉自己被这无处不在的无力感,压得喘不过来气。
再一张嘴,一口鲜血从喉咙中咳出,喷溅在地上。
他被叛军俘虏,关押在沦陷后的长安。
看着天幕和四周,心中道不尽的悲愤之感犹如实质,只能用赋诗的方式抒发出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天幕上,诗圣杜甫的这首春望,与历史上的杜甫,一同吟了出来。
两者都声音相互融合,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
【“自此以后,诗,不再是闲情雅兴的抒发,它成了历史的记录。”】
杜甫看着天幕,恸哭起来。
他宁愿自己一辈子默默无闻,也不愿意自己因为如此,而上了天幕。
百姓太苦了!
【公元757年,《春望》。】
【诗圣杜甫于北赴灵武途中被叛军所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弹幕:以文载道!】
“这杜甫何能,被称为诗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