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城的夯土城墙还残留着镇远炮轰击的裂痕,焦黑的城砖与未干的血迹在初秋的晨光里泛着冷光。
刚被攻克不过三日,城中百姓尚在收拾残局,城守府内却已气氛凝重,铜炉里的檀香燃得笔直,烟气缭绕中,诸将的身影都透着几分沉郁。
东边武州传来的急报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徐子建率领的八万幽州军,被耶律不贴十五万大军围在了武州城外。
寅时刚过,城守府后堂的偏厅便亮起了烛火。
赵宗全身着藏青锦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带,眉头拧成一个川字。
赵策英站在他身侧,玄色劲装勾勒出挺拔的身形,眼底却翻涌着难以掩饰的阴鸷。
他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刺骨的寒意:“父王,如今东边的徐子建被围,可是天赐良机!”
“此话怎讲?”
赵宗全猛地抬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惊惶,下意识地瞥了眼门外,仿佛生怕这话被人听了去。
他虽曾是皇嗣,可这些年久居禹州,早已习惯了隐忍。
儿子这般直白的野心,让他既心动又忌惮。
赵策英上前一步,凑到父亲耳边,气息冷冽:“父王难道忘了?汴京那边,陛下龙体日渐衰弱,曹太后如今中风卧病,朝堂已是暗流涌动。”
如今有资格问鼎帝位的,除了汴京那位老迈的康王,便是您了!
徐子建手握重兵,又是陛下心腹,他若活着,日后无论是陛下传位子嗣,还是咱们父子夺取皇位,他都是最大的绊脚石。”
“休要胡言乱语!”
赵宗全低喝一声,脸色发白,却并未真的动怒,只是攥紧了拳头,“徐郡王乃是大周柱石,北征之功赫赫,咱们怎能见死不救?”
再说,宫里还有陛下的子嗣……”
“子嗣?”
赵策英嗤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轻蔑,“父王可别忘了,淑妃娘娘和周才人如今才刚怀上龙嗣,肚子里指不定是皇子还是皇姬呢。难道指望着这些襁褓中的孩子继承大周皇位吗?
先帝有恩于徐子建,所以他才会对陛下忠心耿耿,若是那两位诞下皇子,哪怕只是襁褓中的婴儿,他定然会全力辅佐。
一个活着的徐子建,永远是咱们父子的拦路虎,唯有他死在东辽人手里,您才能名正言顺地收拢幽州和太原路的兵权,以待天时!”
这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赵宗全心底最隐秘的欲望。
他沉默了许久,指尖微微颤抖,当年在汴京皇宫里窥见的龙椅幻影,此刻又清晰起来。
他抬眼看向儿子,语气里已没了之前的犹豫:“可曹盖、顾廷烨那帮人,定然不会同意拖延救援。”
还有西军的景思立、王君万,他们本就跟徐子建渊源颇深。”
“父王放心,孩儿自有对策。”
赵策英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仲怀那边,您只需以防范东辽伏击为由,说要稳扎稳打,他素来谨慎,定然不会反对。”
至于曹盖,咱们可以放出高遵裕。
好歹之前也是中路军的主帅,在军中有些威望。
他与曹盖是亲戚,又因徐子建被贬过,心中怨恨颇深,有他在,足以牵制曹盖和西军将领。
等咱们拖延几日,徐子建那边要么战败,要么被困死,到时候一切都成定局。”
赵宗全看着儿子胸有成竹的模样,终是点了点头,沉声道:“此事需万分谨慎,万万不可露出马脚。”
辰时三刻,云州城守府正厅的议事堂内,文武将领齐聚。
堂中摆着一张巨大的舆图,武州、云州的位置用朱红标记,两地之间的山川河流一目了然。
赵宗全端坐主位,高遵裕竟赫然坐在他身侧的客座上,身上虽换了一身干净的常服,却难掩败军之将的颓唐。
西军将领景思立见了他,眉头当即皱起,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眼神里满是敌意。
当初若不是高遵裕急功近利,不听劝阻,中路军怎会惨败,三万将士埋骨桑干河?
王君万更是直接别过脸去,不屑与他对视。
“诸位,”赵宗全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堂中的沉默,“如今徐大人被困武州,情况危急。
今日召集大家,便是商议救援之事。”
话音刚落,曹盖便猛地站起身来,虎目圆睁,声音洪亮如钟:“救兵如救火!徐大帅被困,咱们岂能坐视不理?”
末将提议,即刻点齐四万骑兵,星夜北上,驰援武州!”
他话音刚落,景思立和王君万也纷纷附和:“曹将军所言极是!东辽人虽多,但我军皆是精锐,趁其不备,定能击溃敌军,解武州之围!”
“不可着急发兵!”赵策英突然开口,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缓步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在云州与武州之间的山道上,“曹将军,诸位将军,东辽人兵力近二十万,远胜我军。
萧干两万骑兵便能击溃十万大军,如今耶律不贴亲率主力,其战力可想而知。
如此仓促调集兵马北上,若遭东辽人伏击,这四万骑兵一旦折损,北疆防线便会全线崩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