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对。”
赵宗全点了点头,语气果决。
“你立刻写信给汴京的韩相公,将徐子建收受贿赂、强纳辽女之事一一写明,再提一句,议和事关国体,理应由朝中重臣主持,我父子愿为陛下分忧,辅助议和之事。”
“儿子这就去办!”
赵策英大喜过望,转身就要往外走。
“等等!”
赵宗全叫住他,眼神严厉。
“此事要做得隐秘,不可留下任何把柄。”
“信中措辞要委婉,只陈述‘听闻’之事,不必过于绝对,点到为止即可。”
“儿子明白!”
赵策英重重点头,转身匆匆离去,帐内的灯火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满是急功近利的迫切。
赵宗全看着儿子的背影,缓缓走到案前,拿起一杯冷酒一饮而尽。
徐子建啊徐子建!
你太过耀眼,也该让你收敛收敛锋芒了。
汴京皇城,紫宸殿内气氛肃穆。
元丰帝高坐龙椅之上,神色威严,下方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阶前的金砖反射着冰冷的光。
“北平郡王上奏,东辽遣使求和,请求朝廷派遣相公前往北疆主持议和之事。”
“众卿可有异议?”
元丰帝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大殿。
话音刚落,文彦博便出列奏道。
“陛下,北平郡王徐子建深谙北疆军务,又刚大破东辽大军,威望正盛,由他主持议和,方能震慑东辽人,为我大周争取最大利益,臣以为无需另派他人。”
欧阳修紧随其后,附和道。
“文相公所言极是。”
“徐子建久镇北疆,熟悉东辽虚实,且此战大捷,士气正旺,由他主和,最为合适。”
两位老臣一开口,不少官员纷纷点头附和。
徐子建的战功摆在那里,由他主持议和,确实是众望所归。
然而,就在此时,宰相韩章出列,躬身道。
“陛下,臣有异议。”
元丰帝眉头微挑。
“韩相请讲。”
韩章抬起头,目光扫过殿内众臣,沉声道。
“臣听闻,北疆主帅徐子建收受东辽人重金贿赂,还将原辽国长公主耶律观音奴强纳为妾。”
“议和之事关乎国本,若由这般贪慕女色、徇私枉法之人主持,恐有损我大周颜面,甚至可能因私废公,错失良机。”
这话如同惊雷,在大殿内炸开。
众臣哗然,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贪赃枉法、强纳敌国公主,这可是不小的罪名。
几位言官见状,立刻纷纷出列,弹劾徐子建。
“陛下,韩相所言非虚,臣也听闻此事,徐子建身为主帅,不思报国,反而贪图美色财物,实乃不妥!”
“臣请陛下严查徐子建,另择贤能主持议和之事!”
一时间,大殿内弹劾之声此起彼伏,原本支持徐子建的官员也都沉默下来,神色各异。
元丰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他自然知道韩章所言之事,甚至早就收到了徐子建的密奏。
密奏中,徐子建详细说明了打算封耶律观音奴为归义郡主,让她统领三万辽降卒为大周牧马,作为藩属抵御东辽的谋划。
至于所谓的“收受贿赂”,不过是东辽人送来的议和礼物,徐子建早已如实上报,并未私吞。
韩章此举,分明是想借机打压徐子建,扶持自己的势力。
只是,元丰帝心中也有自己的顾虑。
徐子建如今手握近二十万大军,战功赫赫,威望日隆,已然功高难赏。
若是再让他主持议和,立下这等不世之功,日后在朝中的势力,怕是无人能制。
就在此时,康王出列奏道。
“陛下,臣以为,议和之事重大,需得一位德高望重的重臣主持。”
“如今富弼相公丁忧期满,刚任副相,其人老成持重,深谙外交之道,不如由富弼相公担任议和主使,北平郡王与禹州郡王为辅,既显朝廷重视,又能相互制衡,实乃万全之策。”
这个提议,顿时让大殿内安静下来。
富弼确实是合适的人选,资历深厚,为人稳重,且不属于任何一派,由他主和,各方都能接受。
元丰帝心中微动,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大臣,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他缓缓开口。
“众卿所言皆有道理。”
“徐子建虽有战功,但此次议和事关重大,确实需要一位重臣统筹全局。”
“富弼老成持重,堪当此任。”
他顿了顿,语气威严。
“传朕旨意,命副相富弼为议和主使,北平郡王徐子建、禹州郡王赵宗全为副使,即刻前往北疆,主持议和事宜。”
“凡事需商议而行,不得擅自做主,务必为我大周争取最大利益。”
“臣等遵旨!”
众臣齐齐躬身行礼,大殿内的争论就此尘埃落定。
韩章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退朝之后,元丰帝回到后宫,脸色才露出几分疲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