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皱起眉头,同情地说:“真是可怜,那你们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老者叹了口气:“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能在长安寻得一处安身之所。”
这消息很快传到了李承乾的耳中,他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李承乾面色凝重地说道:“如今灾民涌入,我们当如何安置,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一位大臣站出来道:“陛下,可先在城外搭建临时住所,分发粮食和衣物。”
另一位大臣接着说:“还需派遣官员前往灾区,了解灾情,组织救灾。”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就依诸位爱卿所言,务必尽快安顿好灾民,让他们度过难关。”
在长安城外的临时住所里,灾民们挤在一起,神情迷茫而又充满了无奈。住所是用简易的木板和破布搭建而成,四处透风,一到夜晚,寒风便肆意地灌入。地面潮湿泥泞,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生病的孩子,坐在角落里,孩子的小脸烧得通红。她眼神焦虑,声音带着哭腔说道:“孩子已经病了好几天了,可这哪有药啊。”
旁边的一位老人躺在薄薄的草席上,不停地咳嗽着,虚弱地说道:“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不错了,只是这每天的食物实在是少得可怜。”
他们的食物主要依靠官府的救济,每天排队领取那少得可怜的粥和干粮。那粥稀得能照见人影,干粮也是又硬又干,难以下咽。
一个小男孩蹲在地上,手里紧紧握着半个干粮,嘴里嘟囔着:“我好饿,这点吃的根本不够。”
一位中年男子望着天空,长叹一口气:“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时,一位官员前来视察,灾民们纷纷围了上去。
“大人,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啊?”一位妇女急切地问道。
官员面露难色,说道:“还需再等等,灾情还未缓解。”
“那能不能多给点吃的,孩子都快饿坏了。”另一位灾民哀求着。
官员沉默片刻,说道:“我会尽力向上面反映。”
在这灾民聚集的临时住所,官员们的不作为愈发明显。一些官员只是象征性地来走走过场,脸上毫无关切之情。
一位肥头大耳的官员,穿着华丽的官服,在随从的簇拥下,慢悠悠地踱步而来。他嫌弃地用手帕捂住口鼻,大声呵斥道:“离远点,别弄脏了本官的衣服。”
灾民们纷纷围上去诉苦,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说道:“大人,我们已经好多天没吃饱了,这日子实在没法过了。”
那官员却不耐烦地摆摆手:“嚷嚷什么,本官自会处理。”可转身就钻进了马车,扬长而去。
又有一天,几个小吏在分发食物时,偷偷克扣,将好的粮食藏入自己的口袋。一位年轻的灾民发现了,愤怒地喊道:“你们怎么能这样,这是我们的救命粮!”
小吏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再胡说,连这点都不给你!”
灾民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
有一位正直的官员实在看不下去,他找到那些不作为的同僚,义正言辞地说道:“我们身为官员,怎能如此对待灾民?”
可换来的却是嘲笑:“哼,你装什么好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一切都被一位隐藏在人群中的侠士看在眼里,他决定将此事告知李承乾。
侠士历经波折,终于见到了李承乾,跪地说道:“陛下,城外灾民苦不堪言,官员们不作为,贪污克扣救济粮。”
李承乾听后,怒拍桌子:“竟有此事,朕定要严查!”
在灾民们饥寒交迫的同时,那些不作为的官员却在自己家中过着奢华无比的生活。
官员王福的府中,灯火辉煌,摆满了珍馐美味。他躺在舒适的软榻上,身边的侍女们忙着为他捶腿捏肩。王福得意地笑着说:“那些灾民与我何干,我只管自己享乐。”
而侠士张羽看到这一幕后,心中愤怒不已。他决定要将此事告知李承乾,但又陷入了纠结和挣扎。
张羽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自言自语道:“这一去不知是福是祸,那些官员势力庞大,万一……可灾民们实在太可怜了,我怎能坐视不管。”
最终,正义的信念战胜了恐惧,张羽开始收集证据,准备面见李承乾。
他小心翼翼地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还找了一些灾民作为证人。
终于,张羽见到了李承乾。李承乾听后,脸色阴沉,立刻上书皇帝李世民。
李承乾在书房中奋笔疾书,写道:“父皇,城外灾民水深火热,而官员贪污腐败,不作为,儿臣恳请父皇严惩。”
李世民收到上书后,龙颜大怒,召集众臣。
李世民怒喝道:“竟有如此之事,你们这些臣子是如何为朕治理天下的!”
大臣们纷纷跪地,不敢吭声。
李承乾站出来说道:“父皇,此事必须严查,还灾民一个公道。”
李世民点头道:“承乾所言极是,朕定会给灾民一个交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李承乾:天命所归,请尊我太子!请大家收藏:(m.zjsw.org)李承乾:天命所归,请尊我太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