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拱手道:“陛下,杭州也可纳入考虑。那里水运发达,贸易频繁,贪腐现象或有滋生,正需整治。”
杜如晦接着说:“臣觉得湖州也不容忽视。湖州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但其税收管理或许存在漏洞,可借此机会加以整顿。”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越州亦有其特殊之处。当地矿产丰富,监管稍有不慎,便易出现贪腐行为。”
李世民听着众人的建议,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沉思片刻后说道:“嗯,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但这几个州郡各有特点,我们需综合考量。”
李承乾忙道:“父皇,儿臣觉得应先派遣密探深入这些州郡,详细探查其贪腐的严重程度和官员的具体情况,再做定夺。”
房玄龄点头称是:“太子殿下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杜如晦说道:“还要考虑当地百姓的意愿和呼声,毕竟反腐之策最终是为了造福百姓。”
长孙无忌道:“不错,若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和配合,反腐之策定能更好地推行。”
李世民说道:“好,就依众卿所言,速速去办。”
众人齐声应道:“遵旨!”
皇宫内,烛火摇曳。
李世民目光深沉,说道:“诸位爱卿,且与朕讲讲这几个州郡的历史背景与之前的治理情况。”
房玄龄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扬州自古便是繁华之地,曾是南北交通要冲,商贸往来频繁。然而,过往治理中,官员更迭频繁,权力交接时易生贪腐之弊。”
杜如晦接着道:“苏州乃文化名城,士族云集,治理向来棘手。此前虽有清明之治,但近年因税收繁杂,部分官员借机中饱私囊。”
长孙无忌说道:“杭州自隋代以来,水利工程众多,治理多依赖地方豪绅,其间不乏勾结贪腐之事。”
李承乾补充道:“湖州素以鱼米之乡闻名,可土地兼并严重,官员在土地分配上常有不公之举。”
李世民微微颔首,又问道:“那这密探该如何选?”
李承乾道:“父皇,儿臣觉得可从禁军和刑部中挑选,需身手敏捷、头脑灵活、忠诚不二之人。”
房玄龄道:“陛下,还需是熟悉江南风土人情,能随机应变者。”
杜如晦说道:“且要有良好的伪装之能,不被人轻易识破身份。”
长孙无忌道:“最好是在官场无过多瓜葛之人,以免徇私。”
经过一番讨论,李世民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最终说道:“朕思来想去,扬州商业繁荣,贪腐易生,且其治理难度较大,应作为首要试行之地。苏州的士族问题由来已久,也需尽快整治,列为第二试行之地。杭州和湖州可随后跟进。”
众人齐声说道:“陛下圣明!”
皇宫书房,李世民坐在桌前,眉头紧锁。
他忧心忡忡地说道:“朕选择这几个州郡作为试行之地,虽决心已定,但也担忧其中风险。若试行不成,恐影响朝廷威望,百姓亦会失望。”
李承乾宽慰道:“父皇莫忧,儿臣等定会全力辅佐,定能克服艰难。”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道:“那密探之事,务必安排妥当。”
密探们被召集在一处庭院,房玄龄对他们叮嘱道:“此次任务艰巨,尔等肩负重任。”
杜如晦接着说:“出发前,要准备好各种信物和密函,以备不时之需。”
长孙无忌说道:“记住,切不可暴露身份,一旦有危险,当以保全自身为要。”
李世民亲临,目光坚定地看着密探们:“朕相信尔等定能不辱使命,若有重大发现,速速回报。”
密探们齐声应道:“遵旨!”
而在扬州,当地官员得知此地将成为试行反腐之地,个个惶恐不安。
知府在府中来回踱步,对师爷说道:“这可如何是好?若被查出问题,吾等乌纱难保。”
师爷压低声音道:“大人莫慌,趁密探未到,咱们先销毁一些证据,再拉拢一些关系。”
在苏州,县令召集心腹,面色阴沉地说道:“都警醒着点,莫要在这节骨眼上出岔子。”
扬州知府在送出厚礼的前夜,在房间里坐立不安。他双手颤抖,自言自语道:“如此行事,若被发现,便是满门抄斩之罪,可若不如此,亦是死路一条。”心中的恐惧如影随形,但对权力和财富的贪恋又让他不得不冒险一搏。
苏州县令在宴席结束后,独自一人在书房,冷汗直冒。他深知自己的行为是在刀尖上跳舞,心中懊悔不已:“当初为何如此贪婪,如今陷入这般绝境。”然而,一想到可能失去的荣华富贵,又咬了咬牙,决定继续冒险。
湖州官员在篡改文书时,手不停地哆嗦,心跳急速。“这般作孽,天理难容,可若不做,身家性命难保。”恐惧让他几乎无法呼吸,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完成了篡改。
当这些拉拢行为展开时,有的官员坚决拒绝。在扬州,一位清廉的官员愤怒地将礼物扔出门外,呵斥道:“尔等这等卑劣行径,我绝不参与,莫要再找我!”而有的官员则犹豫不决,内心纠结万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李承乾:天命所归,请尊我太子!请大家收藏:(m.zjsw.org)李承乾:天命所归,请尊我太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