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这座承载着大唐荣耀与兴衰的古都,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一片繁华喧嚣。皇宫之内,李旦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沉稳而坚毅。自登基以来,他日夜勤勉,励精图治,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在他的努力下,国家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朝堂上下也呈现出一片清明之象。
然而,这日午后,一名暗探匆匆入宫,打破了这份平静。暗探跪地,神色凝重地奏报:“陛下,据微臣探查,近日李显府上时常有黑衣人出没,行踪诡异,形迹十分可疑。”
李旦听闻,眉头瞬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深知,李显一直对皇位心存觊觎,这些黑衣人出现绝非偶然,背后或许隐藏着巨大的阴谋。沉思片刻后,李旦立刻下令:“速召朕的内阁大臣与越国公罗昌进宫,朕要与他们商讨此事。”
不多时,陆象先、魏知古、宋璟以及罗昌纷纷步入殿中。众人行礼参拜后,李旦将暗探的奏报告知众人,神色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李显府上出现黑衣人,行踪诡秘,恐有不轨之举。朕召你们前来,就是要商议如何应对此事,以保我大唐江山社稷安稳。”
陆象先率先站出,拱手说道:“陛下,此事不可小觑。黑衣人深夜潜入李显府邸,想必是在谋划重大之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查清这些黑衣人的来历与目的。”
李旦微微点头,说道:“陆爱卿所言极是。只是,如何查清这些黑衣人的底细,诸位可有良策?”
魏知古向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建议加大对李显府邸的监视力度。除了暗探之外,可安排一些身手矫健、精明能干的禁军,在府邸周边暗中布防,密切关注府邸内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上报。”
李旦思索片刻,说道:“此计可行。但要注意,切不可打草惊蛇,以免引起李显的警觉。”
这时,宋璟站出来说道:“陛下,除了加强监视,我们还可从侧面入手。暗中调查与李显来往密切之人,或许能从中找到线索,揭开黑衣人的真面目。”
李旦点头赞同:“宋爱卿所言有理。朕命你负责此事,务必小心谨慎,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宋璟领命道:“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李旦又将目光投向罗昌,说道:“罗爱卿,你久居朝堂,阅历丰富,对此事有何看法?”
罗昌向前走了两步,恭敬地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李显此举可能有两种目的。其一,他或许在暗中联络各方势力,企图积蓄力量,图谋不轨;其二,也有可能是他察觉到陛下对他的防范,故而采取一些隐秘行动,试探陛下的反应。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不可掉以轻心。”
李旦神色凝重地说:“罗爱卿分析得透彻。朕最担心的是李显勾结外部势力,威胁到朕的皇位和大唐的稳定。”
罗昌继续说道:“陛下,为防万一,我们可在加强监视和调查的同时,适当展示朝廷的实力与威严。一方面,震慑李显,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也可稳定朝堂人心,让大臣们看到陛下应对危机的决心和能力。”
李旦微微皱眉,问道:“罗爱卿,具体该如何展示朝廷实力?”
罗昌思索片刻,说道:“陛下,您可择日举行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展示我大唐军队的威武之师。同时,召集各地官员进京述职,强调朝廷的政令统一,彰显陛下的统治权威。如此一来,李显便会有所忌惮,不敢贸然行事。”
李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罗爱卿此计甚妙。既不打草惊蛇,又能起到威慑作用。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陛下圣明,罗大人此计可行。”
李旦微微点头,说道:“好,此事就这么定了。陆爱卿,你负责安排暗探和禁军加强对李显府邸的监视;宋爱卿,你即刻着手调查与李显来往密切之人;罗爱卿,阅兵仪式和官员述职之事,就由你协助朕一同筹备。”
众人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安排妥当后,李旦看着众人,语重心长地说道:“诸位爱卿,大唐江山来之不易,朕绝不容许任何人企图破坏。此次李显之事,关乎国家安危,大家务必全力以赴,不得有丝毫懈怠。”
众人纷纷跪地,齐声说道:“陛下放心,臣等愿为陛下分忧,为大唐江山鞠躬尽瘁。”
待众人退下后,李旦独自一人坐在龙椅上,目光望向远方。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与未知,但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他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化解这场潜在的危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象先安排的暗探和禁军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眼睛,紧紧盯着李显府邸的一举一动。宋璟则暗中展开调查,四处走访,试图从与李显来往的人中找到线索。罗昌与李旦则全身心投入到阅兵仪式和官员述职的筹备工作中。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情况变得愈发复杂起来。宋璟发现,与李显来往密切之人众多,但大多行事谨慎,并未发现明显的破绽。而陆象先那边,虽对李显府邸监视严密,但黑衣人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燕山奇谭录请大家收藏:(m.zjsw.org)燕山奇谭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