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入朝的4个军,先是担负东海岸防御任务,1953年调到正面参加防御作战,并参加了1953年反登陆准备战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
1953年有第1军、第54军和第21军等3个军入朝参战,其中第1军1953年1月入朝,1958年10月回国;第54军1953年2月入朝,1958年7月回国;第21军1953年3月入朝,1958年7月回国。
1953年7月就停战了,所以1953年入朝的3个军参战时间只有几个月,3个军都参加了1953年反登陆准备战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其中,54军和21军还参加了金城战役。
第1军是最晚回国的一个军。
到1953年7月停战时,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总共有23个军,加上配属的炮兵、装甲兵、工兵、铁道兵,总兵力约135万人。
这也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兵力的最高峰值。
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入朝参战的志愿军步兵,包括修建机场的23兵团,总共6个兵团27个军。作战部队为25个军76个师,总兵力约240万人,占当时解放军全军34个军108个师的70%。
除了步兵军,还有其他一些军兵种也派部队入朝参战,首先是炮兵。先后共有10个炮兵师共46个炮兵团入朝参战。分别是炮兵第1师、第2师、第7师、第8师、第10师、第11师,火箭炮第21师、第22师,战防炮第31师、第33师。
志愿军炮兵基本上以师为单位入朝,作战时则以团或营为单位配属各兵团或各军。
高射炮兵先后有野战高射炮兵5个师又64个独立营,城防高射炮兵21个团又10个独立营、2个对空监视团、1个雷达营、5个探照灯营参战。
5个野战高炮师是高炮第61师、第62师、第63师、第64师和第65师;野战高炮师和城防高炮部队主要用于掩护铁路重点桥梁和铁路运输,野战独立高炮营主要用于掩护炮兵阵地和军级以上指挥所。
装甲兵先后有9个坦克团入朝参战,即坦克第1团、第2团、第3团、第4团、第5团、第6团、独立坦克第1团、独立坦克第2团、独立坦克第3团。另外,坦克第53团徒手入朝,但没有参战。
志愿军的装甲兵部队是从1951年3月开始入朝,7月开始参加作战。
志愿军每个坦克团下辖3个中型坦克连,1个重型坦克连,1个自行火炮连,1个摩托化步兵连。装备30辆T-34-85中型坦克,6辆IS-2M“斯大林”重型坦克,4辆ISU-122自行火炮。参战的坦克总数大约是270辆重型坦克和50辆重型坦克,约占当时解放军坦克总数的30%。
工兵先后入朝参战的共有15个团,即工兵第3团、第4团、第6团、第7团、第8团、第9团、第10团、第12团、第14团、第15团、第16团、第17团、第18团、第21团、第22团。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工兵部队共新建道路2200多公里,加修和维护公路9600余公里;新建桥梁1100余座,总长6.3万余米;构筑坑道的土石方量28.5万多立方米,构筑指挥所、人员掩体和掩蔽部1.6万多个;排除地雷和定时炸弹6.3万余枚,修建飞机场120余万平方米,建造仓库、医院病房、营房等5.4万余座。
铁道兵先后入朝参战的共有10个师又1个团,其中铁道新建部队6个师,铁道工程第5师、第6师、第7师、第9师、第10师、第11师,1952年12月至1953年1月先后入朝,担负铁路新建任务。
还有铁道抢修部队4个师又1个团,铁道兵第1师、第2师、第3师、第4师和和铁道兵团直属桥梁团,这4个师又1个团于1950年11月至1951年6月先后入朝,主要担负铁道抢修任务。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铁道兵部队,与朝鲜军民一起,共抢修、抢建、复旧正桥128.88公里,便线便桥127.79公里,线路1003.3公里,车站股道161.13公里,隧道122座次,给水310站次,通信线路2.03万余公里。
使朝鲜北部铁路通车里程由志愿军入朝时的107公里延长到停战前的1382公里,与其他部队共同建成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使得“联合国军”针对志愿军后方铁路线进行重点轰炸的“绞杀战”宣告破产。
此外,还有公安部队的公安第1师和公安第18师共2个师11个团先后入朝参战,担任后方剿匪、警卫、物资押运、装卸和防空哨任务。
1950年10月,第一批志愿军入朝参战时,中央军委就决定组建志愿军空军参战,而当时解放军空军只有3个航空兵旅(后改称航空兵师),因此在年底前又紧急组建了5个航空兵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不能忘却的197653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不能忘却的197653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