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从宁夏庆王处返回的时候,快马派了两个信使!”
李景隆竖起两根指头,“一封信给兰州,铁御史火速回西安。第二,本公的亲笔奏疏,送至京师给皇上!”
咯噔!
李至刚心里,突然涌起深深的懊悔。
他不是懊悔暗中给李景隆添麻烦,而是懊悔自己没想到李景隆竟然还有这种后手。
铁铉回西安,若是他李至刚不在。人家那巡察御史,就完全可以替代他,成为办理驸马贩运私茶,乃至查处西北茶政的第一人。
奏疏送到京师,必是把前因后果都报给了皇上,等待圣裁。
如此,这里面就完全没有他李至刚什么事了!
而一旦没他李至刚什么事,莫说是返回中枢,恐怕陕西布政司的位置他都坐不住!
“李藩司,您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李景隆继续冷笑,“大好功劳给您,您都不用!非要本公回来,当恶人?若本公想当这个恶人,焉能轮到你?还有,涉及皇家宗亲,驸马藩王,茶政的事点到为止即可。你非要闹得沸沸扬扬,无法收场,才高兴?”
“过犹不及这个道理,您不懂?”
“真闹大了,您自己能扛得住?”
说着,李景隆拂袖起身,“言尽于此,告辞!”
“且慢!”
李至刚猛的上前一步,用包袱把那人头盖好,然后双手颤抖着的抱着,“这份大功,我要了....公爷,您的好意,在下心知肚明!”
“只怕你撂下爪子就忘,你这人从来都是记打不记吃!”
李景隆心中冷笑,但嘴上却还是给对方留着余地,“哦,这么说,驸马贩运私茶的案子,您接了?”
“份内之事,责无旁贷!”李至刚正色道。
“那好!”
李景隆顿了顿,“本公再给你一次机会,这人头是你的,赃物是你的,回西安......如何应对,都是你出面,如何?”
李至刚哪里还有选择的余地,只能闷头答应。
其实李景隆是忽悠了李至刚,他只给朱元璋去了奏疏,根本没知会去兰州的铁铉。
而李至刚的种种作为,其实也早在他的预料之中。而此案,涉及整个陕西乃至西北文武官员的私茶案子,还必须用到李至刚。
因为,人性!
别的省出了这么大的事,别的布政使第一反应就是捂盖子,保护下面的文武官员,不能牵连太广。真要是捂不住,挑几个替罪羊出来即可。
可李至刚的人性是,他要么不管,一旦要管,就是别人都死,只有他李至刚活着。
老朱的雷霆震怒,必须是李至刚挑起来。从而,才能把陕西乃至西北的官员,进行大换血。 而且必须是他李景隆掌控不了地方,进行大换血。
当然,此事...李景隆还有后手!
就是秦王朱尚炳!
~~
“以前臣未曾来过西安,只知是千年古都.....”
西安,秦王府。
后宅之中,一场家宴正在举行。
秦王朱尚炳宴请安庆公主驸马欧阳伦,双方分宾主落座,其乐融融。
欧阳伦多喝了几杯,有些酒意上涌,笑道,“终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来了西安之后,才知江南虽美,但终究抵不过汉唐余韵!”
“姑父不愧是两榜进士,出口成章!”
朱尚炳笑笑,“来人,给驸马满酒!”说着,对欧阳伦笑道,“姑父您多喝点!”
欧阳伦闻言大乐,此时他才知权柄在手的好处。以前在京师,每年除了跟着其他驸马劳军之外,鲜少有出京师的机会。即便是出去了,也是个摆设。
可现在奉旨来西北查西北茶政,却被藩王奉为座上宾,与往日境地不可同日而语。
“本王听说,此番西北茶政,涉及到其他几名姑父,还有...叔王!”
朱尚炳继续开口道,“不知姑父您,打算如何禀告给皇祖父?”
“自然是详实奏报!”
正如老朱之前判断的那样,有妒忌心的人,一定能办好差事。
欧阳伦此番来西北,短短时日让他眼界大开。原来各家驸马,这么多年捞钱的法子,比他知道的多得多了,且得到的也多得多。他就是要自己大发横财的同时,也给那些连襟们,深深的上一记眼药。
一扫自己这么多年,颇受排挤不受重视的闷气!
“小人得志!”
朱尚炳心中冷笑,但对于这个结果,他乐见其成。
西安是他的封地,他可不愿意各家把手都伸进来。他可不是他那糊涂老子秦王朱樉,都说他老子残暴无德。可他那老子最是在意面子,只要是有人求到他头上,从来就没有不准许的。
早些年若是没有他老子点头,各家的茶能在西北卖吗?
一想到这些,朱尚炳就心中有气。占了他老子的好处,结果他老子死了之后,还没人领情。他这个新的秦王即位了,还都没有表示,这不是欺负他年轻吗?
甚至他亲舅舅邓镇,每年给他几千斤江西那边的茶!可在西北却无处可卖!因为都被各家给垄断了,朱尚炳如何不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第一公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明第一公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