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说得贾母心花怒放,呵呵直笑,合不拢嘴。
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等女眷也纷纷上前,向贾敬、贾梁氏这两位道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而贾琏、贾蓉、贾环、贾兰等一众子弟亦是面露狂喜,人声欢动。
几乎是同时涌上前,将贾玌围在中央,也顾不上什么严整礼节了,七嘴八舌地高声贺喜起来:
“玌兄弟!恭喜!真是天大的喜事!您这支有了嫡长子,我这心算是彻底踏实了!”
“二叔!侄儿真为您高兴......”
“二哥!恭喜您!府上添丁,咱们家更是兴旺了!这都是托您的福!”
“恭喜二哥!今日真是个好日子!”
各种交织着激动、敬慕与深厚亲情的贺喜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此刻,他们不仅是恭贺王爷,更是为自家兄长、叔父由衷地感到高兴。
然而,就在这一片喧闹的道贺声中,被众人围在中央的贾玌,却显出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怔忡。
那震耳的欢呼贺喜,仿佛隔着一层水幕传来,贾玌面上漾开着喜色,嘴唇动了动,似要说些什么,可一时间竟未能发出任何声音。
目光倏地越过众人肩头,牢牢钉死在内院的方向,那里有他刚刚历经艰辛的妻子和初临人世的孩儿。
下一瞬,他再也顾不得其他,甚至来不及对周遭的众人说上一句“失陪”,身形一动,便已拨开人群,朝着内院疾步而去,将满园的喧闹顷刻抛在身后。
贾琏和贾蓉二人见他这般情状,先是一愣,随即相视一眼,而后哈哈大笑。
已是人父的他们,太懂得这种时刻那股难以自持的冲动是何等真切。
贾琏拍着大腿笑道:“瞧瞧咱们王爷,平日里何等杀伐果断,这会子也成了个寻常的毛头小子!”
贾蓉也笑着摇头感叹:“二叔这是高兴得什么都忘了,心里眼里只剩二婶和小世子了!”
众人闻言,笑得更欢,笑声中满是为这位肩负家族命运、常年为国征战的族长、兄弟、叔父,终能享受这般人间至乐的由衷欣喜。
女眷这边,贾梁氏眼见儿子这般不管不顾地直奔内院,先是“哎呀”一声,随即脸上笑纹更深,又是好笑又是急切,忙不迭地扶着丫鬟的手站起身,对贾母及众人道:
“瞧瞧玌儿!咱们也别在这儿干等着了,快,咱们也过去瞧瞧去!虽不能立时进屋,在近处听着声儿也是好的!”
贾母早已笑得见牙不见眼,连连点头:“快去,快去!我这心里也跟猫抓似的!”
王熙凤见状,早已机灵地招呼丫鬟婆子们好生搀扶各位主子,一行人簇拥着,也满怀喜悦与期盼地朝内院方向移步。
贾玌步履匆匆,几乎带着风,径直穿过庭院,来到林黛玉产后休养的暖阁外。
早有丫鬟守在门口,见他来了,连忙无声地福了一福,轻轻推开门。
室内弥漫着淡淡的安神香料的味道,光线柔和。
林黛玉已被妥善安置在收拾干净的暖榻上,盖着蚕丝被,面色依旧苍白,许是因为顺产,精神尚好。
紫鹃和雪雁正轻手轻脚地在一旁照料。
见贾玌进来,紫鹃雪雁连忙行礼,榻边的稳婆也抱着襁褓上前,满脸堆笑:
“王爷万福,您瞧,小世子多健壮,眉眼像极了您呢!”
贾玌的目光先是急切地落在黛玉脸上,见她虽虚弱却安好,紧绷的心弦才彻底松开,对她露出一个微笑。
林黛玉也回望着他,眼中水光潋滟,带着初为人母的柔软和一丝依赖。
这时,贾玌才将注意力转向稳婆怀中那个小小的、裹在大红襁褓里的婴儿。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那稳婆会意,恭敬地将襁褓递到他臂弯中。
婴儿很小,很软,甚至很轻,可贾玌却只觉得臂弯一沉,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异感觉涌上心头。
他低头凝视着那张红扑扑、尚有些皱巴巴的小脸,孩子闭着眼,呼吸均匀,小小的拳头蜷在腮边。
贾玌伸出食指,用指腹极轻极轻地碰了碰孩子的脸颊,那触感温热娇嫩,让他心头一颤。
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抱姿,手臂肌肉紧绷,生怕自己那身足以开碑裂石的力气,会不小心伤到这脆弱的小生命。
这副笨拙又无比小心的模样,哪里还有半点“神策上将”影子?
周围众人,从稳婆到丫鬟,见到王爷这般情状,都忍不住掩口低笑,眼中却满是善意和动容。
她们何曾见过王爷如此模样?
恰在此时,贾梁氏也在丫鬟的搀扶下快步走了进来,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喜悦:
“我的孙儿!快,快让我瞧瞧!”
贾玌闻声,如同得了救星一般,又万分不舍地将孩子轻轻递到母亲怀中,叮嘱道:
“母亲小心些。”
贾梁氏接过孙儿,抱在怀里,看得眼都不眨,连连称好,喜极而泣。
贾敬身为男子,不便进入产妇休养的内室,只在外间询问情况,听到母子平安、孙儿健壮,亦是抚须连连称善,心中的大石彻底落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