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领见他神色,虽不明具体缘由,也知必有要事,纷纷肃然领命,躬身退下。
贾玌不再多言,抓起搭在一旁的大氅,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玄色蟒袍的衣角带起一阵冷风。
......
堂内,炭火烧得正旺,药味似乎也被新换的百合香冲淡了些。贾家子弟几乎都已到齐,济济一堂,却无人喧哗,空气中流动着一种刻意压抑的安静。
贾政、王夫人携宝玉、贾环、贾兰、以及薛宝钗、立在左侧;贾赦、邢夫人携贾琏、贾琮、以及王熙凤着巧姐儿和莳哥儿站在右侧;
再是稍远一些的,便是贾敬、贾梁氏、林黛玉以及被禁足的贾珍和贾蓉、秦可卿与贾蔷站在一处。
小小的贾英被林黛玉牵在手中,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满堂神色凝重的大人们,见实在无趣,便挣脱林黛玉的手,跑到待在贾蓉与秦可卿身后的贾桢(小平安)身旁。
贾母靠在暖榻上,背后垫着厚厚的软枕,目光缓缓地、逐一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慈和清明,仿佛要将每个人的模样都深深地刻印在心里。
她看着这济济一堂的儿孙,脸上渐渐漾开一个欣慰又带着些许感慨的笑容:
“呵呵呵......好啊,好......看来今儿个,咱家的人,可都来齐了......”
她话音微微一顿,目光又在人群中仔细巡睃了一遍,像是确认着什么,随即轻轻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带着一丝自嘲的笑意:
“诶,不对,瞧我这老糊涂了......咱们贾家如今的顶梁柱,还没到呢......”
侍立在前方的贾敬闻言,立刻微微躬身,语气温和地回道:“老太太放心,早已派人通知了,玌哥儿已从都督府赶回来了,路上雪滑,想必很快就到。定能让您见到。”
贾母听了,目光落在贾敬身上,眼中流露出满意与安心,轻轻颔首:“好,有心了......你们,都有心了......”
贾母似乎并不着急,反而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
她的目光率先落在了站在前排的贾赦身上,这个她的大儿子,眼神复杂了一瞬,有无奈,有包容,最终都化为慈母的柔和:
“赦儿......”
她唤道,贾赦连忙上前一步,眼圈已然红了。
“你呀......性子急,往后......更要谨言慎行,多听听你兄弟、乃至族长的话。”贾母顿了顿,声音更缓,“少操些无谓的心,好生保养着自己,闲暇时含饴弄孙,享享清福,便是最大的造化了......琏哥儿、琮哥儿如今也出息了,你该放心。”
贾赦喉头哽咽,重重地点了点头:“儿子......儿子记下了,母亲放心。”
接着,贾母看向贾政,这个一向最重规矩、让她骄傲也让她操心的二儿子:
“政儿,”贾政立即躬身,声音沙哑:“母亲。”
“你为人端方,仕途顺遂,膝下环儿、兰儿皆已成器,文章经济,都比我强……我很放心。”贾母目光中带着赞许,随即又流露出一丝心疼,“只是,也别太苛责了自己,过于刚直易折。该歇时便歇歇,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些事,不必过于忧心。”
“是,儿子......谨遵母亲教诲。”贾政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心中既感温暖又觉酸楚。
她的目光又转向王夫人、邢夫人等女眷,语气温和:“家里的事,往后你们更要上心,和睦为上,帮衬着哥儿媳妇们,管好这个家。”
王夫人、邢夫人等连忙敛衽应下。
随后,她的目光掠过贾琏、贾琮、贾蓉、贾蔷等一众玉字辈、草字辈的子弟。
看到贾琏,她微微点头:“琏哥儿,你在都察院当差,要秉公持正,为家国分忧,莫要辜负了朝廷和家族的期望。”
目光扫过贾环和贾兰,眼中满是欣慰:“环哥儿,兰哥儿,你们书读得好,是咱们贾家的文脉所系。来年春闱,尽力便是,无论中与不中,都要持身以正,光宗耀祖不在这一时。”
又看向贾蓉:“蓉哥儿,在禁军当差,责任重大,需得谨慎勤勉,护佑陛下和宫城安全。”
“......”
她对每一个子弟都说了几句贴己的话,或勉励,或叮嘱,或提醒,虽言语不多,却都切中各人性情与处境。
众人无不躬身应“是”,心中既感温暖又觉悲戚。
最后,她的目光,带着那份毫不掩饰的、积淀了数十年的偏爱,温柔地落在了局促不安的贾宝玉身上。
贾宝玉见终于轮到自己,心中百感交集,那股曾经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与即将失去的巨大恐慌交织在一起。
他再也忍不住,疾步上前,重重跪倒在榻前,双手紧紧握住贾母那只枯瘦的手,将脸颊埋进她掌心里,情动至极地呜咽呼唤了一声:
“老太太!”
这一声,包含了太多的情感。
贾母任由他握着,另一只手颤抖着抬起,无比怜爱地、一遍遍抚摸着宝玉的头发和脸颊,就像......就像他小时候无数次那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