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大夫的高尚与纯粹,不仅体现在其对伤员的关心,更体现其对平等的执着。白求恩大夫来到中国后,聂帅知道白求恩在北美每月有600美元的高薪。当时35美元可换一盎司黄金,一盎司约31.1克,也就是说1美元约等于1克黄金,这就是美金的由来。】
【聂帅出于尊重和照顾,提出每月给他100元津贴。当时我军官兵的津贴从最低1元到最高5元(聂帅为5元,有说3元) 不等。但白求恩大夫坚决拒绝,坚持要求与普通战士同等待遇。】
天幕下,各朝古人一片哗然。
明朝,郑成功帐中,一位参军忍不住咋舌,简单的将克换算成斤:“按后世50克一两,10两一斤来算的话,那就是10两黄金。这是从10两黄金一个月到一元?这……这落差何其之大!”
郑成功却肃然起敬,对左右将领道:“见利忘义者,古今皆然。而白大夫弃巨富如敝履,甘愿与战士们同甘苦,郑某佩服的五体投地”。
天幕下,古人无不感叹道,“真是一位伟大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无法提供高薪待遇,聂帅便在生活上尽力照顾白求恩大夫,专门为他找了城里的面包师傅,并吩咐伙房为他加菜。但白求恩大夫很快就发现,自己吃着新鲜的面包,聂帅却经常躲起来吃小米饭就咸菜,而那咸菜甚至都是聂帅自掏腰包用微薄的津贴买的。】
【白求恩得知后这事后非常生气,坚决要求和大家吃一样的食物,不再搞特殊,坚决要求撤除这种优待,并表示:我是来中国战斗的,不是来享受的。 在他的一再坚持下,组织才同意让他和普通战士吃一样的伙食。】
【其实,白求恩大夫在当时寄给家人的信中也表达过自己强烈地怀念过去优渥的生活条件,他也有欲望,但在这种欲望困扰下依然坚定留下来追求理想,帮助同志,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白求恩是也。】
三国,诸葛亮营帐。
正在用饭的诸葛亮放下筷子,对身边将领叹道:我常以澹泊明志自勉,然观白大夫之事,才知到尚未臻至境。他不仅淡泊名利,更在欲望当前时能持守本心。此等境界,亮不如也。
【白求恩大夫不只是在生活上坚持平等,不搞特殊,在医疗工作中也同样如此,凡事亲力亲为。当年白求恩大夫离开西班牙来到达中国后,他拒绝了国府的邀请,毅然选择前往医疗条件最差的延安。随后不久便奔赴晋察冀抗日前线。】
【抵达目的地后,他在第一个星期就检查了521名伤员,从第二个星期开始,一个月内为147名伤员做了手术。后来更是创造性地提出“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的理念。也就有了之前提到过的卢沟桥手术驮子。】
【在广灵公路伏击战中,他连续工作40个小时,为伤员做手术71例;在冀中抗日前线,他4个月行程750余公里,进行战地手术315次。】
【在齐会战斗中,他的手术台设在离前线仅5里地的小庙里。敌人的炮弹炸塌了围墙,他仍坚持工作,为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持续时间达69小时。】
【“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危险?”白求恩大夫这样说道。】
天幕下。
“一个月做147场手术,一天至少4场,钢筋铁骨铸的人也耗不起啊”。
三国,华佗这位外科鼻祖,看到这一连串的数据时,肃然起身,长揖到地,郑重的说道:“老朽行医一生,自问尽心,然与白大夫相较,犹如萤火比于皓月!连续六十九时辰……这不仅仅凭医术,乃是以性命为柴,燃灯续命!老朽,佩服,佩服!”
【在战火纷飞的战场,白求恩大夫不仅奉献了他的医术,更献出了他的鲜血和生命。在山西省灵丘县杨家庄村,白求恩建立了一所“在群众中的医院”——特种外科医院。】
【一天深夜,一名伤员股动脉出血,情况危急。白求恩大夫当即决定:“必须进行离断手术,血是手术以及抢救伤员生命的关键,准备输血,伤员等不了了,我是O型血,抽我的。”】
【尽管大家劝阻,白求恩大夫却平静地躺下,三通注射器的两端将他和战士的血管连接起来。殷红的鲜血从三通管里缓缓流过,伤员的脸慢慢有了血色。】
【这一幕,被闻讯赶来的乡亲们看在眼里,一个个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天幕下,无数人为之震撼。他们见过后世先进的采血设备,此刻更明白在那种条件下直接输血意味着多大的风险与决心。
宋朝,范仲淹目睹此景,喃喃念出自己那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白求恩大夫此举,已远超于此!他是割己之血肉,以续同志之命!”
【几天后,特种外科医院门口挤满了要求献血的群众、医生和护士。村民组成的流动输血队就此诞生,“人民血库做银行,百姓火炕做病床”的歌谣在太行山地区传唱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请大家收藏:(m.zjsw.org)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