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客栈的老板走了进来。他听到了李公和伙计的对话,便说道:“两位客官,我倒是有个主意。最近京城的一位权贵张大人要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需要大量的丝绸来装饰宴会场地。你们不妨去试试,若是能与张大人谈成生意,这货物不仅能卖出去,价格也一定不会低。”李公听后,心中一动,连忙问道:“不知这张大人住在何处?我们如何才能见到他?”客栈老板说:“张大人住在城东的张府,不过他平时深居简出,一般人很难见到他。你们若是想去,恐怕得费些周折。”李公谢过客栈老板,与伙计商量后,决定去试一试。
第二日,李公和伙计带着一些丝绸样品,来到了张府。他们在门口等了许久,才见到一位管家模样的人出来。李公连忙上前,说明了来意。管家听后,皱了皱眉头,说道:“我家大人事务繁忙,一般不见外人。你们的丝绸我也没见过,不知质量如何。”李公连忙将丝绸样品递了过去,说道:“还请管家大人过目,这丝绸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质量绝对上乘。”管家接过样品,仔细看了看,说道:“这丝绸看起来倒是不错,不过我还得拿给我家大人看看。你们先回去吧,若是我家大人有意,自会派人通知你们。”李公和伙计无奈,只好离开了张府。
回到客栈后,李公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这桩生意是否能谈成。就这样过了几天,就在他们几乎绝望的时候,张府派人来了,说张大人对他们的丝绸很满意,愿意与他们面谈。李公和伙计大喜过望,连忙跟着来人来到了张府。见到张大人后,李公详细地介绍了货物的情况,张大人听后,很是满意,当场就与他们签订了合同,买下了所有的丝绸。
这桩生意做成后,李公和伙计带着丰厚的货款回到了清平镇。王富贵得知后,十分高兴,对李公更是赞赏有加。他不仅给了李公一大笔赏钱,还让他成为了自己生意上的得力助手。李公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一个穷困潦倒的农夫,变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商人。
而李福呢,自从父亲离开后,整日无所事事,赌博输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那些曾经与他一起赌博的狐朋狗友见他没钱了,也都纷纷离他而去。李福走投无路,只好四处流浪。这一日,他流浪到了清平镇,恰好遇到了李公。李公看到儿子如此落魄,心中十分心疼。他将李福带回了家,苦口婆心地劝他改过自新。李福看到父亲如今的成就,又想到自己的堕落,心中懊悔不已。他跪在父亲面前,痛哭流涕,发誓一定要改过自新。
从那以后,李福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学习做生意。他勤奋努力,虚心好学,很快就掌握了做生意的技巧。几年后,李福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商人,父子俩共同经营着王家的生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而李公也时常将自己的经历讲给儿子和周围的人听,告诫他们:做人要忠厚老实,勤奋努力,切不可好逸恶劳,贪图一时的享乐。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世上立足,过上幸福的生活。
一、故事简介
明朝正德年间,苏州府吴江县的李公年过半百,忠厚老实且勤劳,却家境贫寒。妻子早逝后,他独自拉扯儿子李福长大,然而李福生性贪玩,对农事毫无兴趣,还整日与游手好闲之徒赌博。李公多次劝阻无果,无奈之下决定外出寻找生计门路,期望能让儿子见识外面世界,促使其改变。
李公一路向东,来到繁华的清平镇。在他饥寒交迫、走投无路之际,幸得富商王富贵搭救,进入王家做杂活。因其做事认真负责,逐渐获得王富贵的信任,被委以重任。半年后,王富贵交付李公一桩运送丝绸去京城贩卖的生意,并派伙计同行。
抵达京城,恰逢丝绸市场行情不佳,生意艰难推进。此时,同行伙计竟心怀不轨,企图卷款潜逃,被李公及时发现并制止。在客栈老板的建议下,他们得知京城权贵张大人举办宴会急需丝绸装饰场地,便带着样品前往张府。虽历经波折,最终凭借优质丝绸和诚恳态度,成功与张大人签订合同,顺利完成生意,带着丰厚货款回到清平镇。李公因此成为王富贵生意上的得力助手,命运发生了巨大转变。
另一边,李福在家中赌博输光积蓄、负债累累,狐朋狗友纷纷离去,他只能四处流浪。机缘巧合之下,流浪到清平镇的李福与父亲重逢。李公心疼儿子,将其带回家中苦心劝导,李福深受触动,懊悔不已,发誓改过自新。在父亲的教导下,李福勤奋学习做生意,最终也成为一名出色的商人,父子俩共同经营王家生意,日子越过越好。李公常将自身经历讲述给他人,告诫众人要忠厚老实、勤奋努力,不可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唯有如此才能立足于世,收获幸福生活。
二、读后感
读完这个故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诸多感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故事以李公父子的经历为主线,生动地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与人性的善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让人深受启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自编文学醒世恒言请大家收藏:(m.zjsw.org)自编文学醒世恒言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