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过时的专制军队并非如他那吹嘘的弄臣所言不可战胜!所谓的无敌军队从未存在,亦不可能存在。”
战鼓未响之际,整个苏联的士气已在下滑。斯大林不能坐视不理,他每日演讲,意在驱散民间徘徊的恐惧,振奋斗志。
“这从历史上便可见端倪!想想一百年前吧,征服欧洲的拿破仑军团曾被视为无敌,但最终却在这莫斯科屈膝走向崩溃。威廉皇帝的军队同样难逃这般命运!”
斯大林的演说里更多是他内心的期望而非冷硬的真相。他明知德军在武器与机动性上多有优势,却仍以轻描淡写之词,呼吁人民为祖国献身。
“苏联的全体人民必须放弃一切自满、怠慢与安逸的建设式劳动,去迎战那威胁我们祖国的强敌。有人会说这样苛刻,但同志们,请别忘记——”
然而,所谓伟大的苏维埃人民此刻已无暇他顾。真相在权力者的蒙蔽与谎言中掩埋已非一朝一夕,哪怕是最普通的苏维埃公民也清楚,对斯大林同志公开表示异议便可能招致古拉格或更严厉的惩罚,这是不言而喻的危险。
“苏维埃联邦的生死抉择已临近。你们必须摒弃轻率与自私,自愿为无产阶级祖国献出一切。挺身而出,保卫权利与疆土。无畏地投入战斗,加入这场对抗将我们奴化的德意志帝国的爱国解放战争,为保卫我们的祖国而战!”
“哇啊啊啊!”
红场顿时如常被喝彩声淹没,斯大林以一副坚决的面容高呼,仿佛他不是进攻一方而是受侵略的一方。
“前进吧,向我们的胜利!”
“把死亡带给皇帝与他的女婿!”
“从德意志帝国主义者手中保卫母亲俄罗斯!”
倘若那些曾被苏联入侵过的国家在场,定会为这番景象既震惊又愕然。
“铁木辛哥同志,前线的盟军兵力持续增援。谍报显示,人数已经轻易突破五百万。”
“我,我们能挡住他们吗?”
讽刺的是,日夜为遏制德军攻势绞尽脑汁的苏联军方,也同样陷入了这样的自问自疑之中。
“唉,要是你问我该怎么办......”
长长的一声叹息,仿佛把所有未竟的恐惧都吐了出来。
......
“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从高加索战线司令升任为总参谋长的谢苗·铁木辛哥,捂着头,满脸的阴郁。
他无比怀念那片血与火的高加索战场,在那里,他与奥斯曼军、格鲁吉亚人、车臣人,以及无数高加索的山民们混战不休,几乎陷入了失去理智的修罗场。
而就在那混乱的泥沼中,他的军中同僚却一个个被指控为叛徒,尽数处决。
正因为如此,他才得以逃出那片人间地狱,被召回莫斯科,登上了总参谋长的位置。但遗憾的是,等着他的,并非荣耀与安宁,而是像列夫·扎哈洛维奇·麦赫利斯(Lev Zakharovich Mekhlis)那样的家伙。
若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那么有必要提一句:在历史上,麦赫利斯正是那个在克里米亚刻赤半岛战役中,被德军名将曼施泰因打得一败涂地、让五十万苏军葬身海岸的悲剧人物。此人因为那场惨败,被斯大林和苏联军界反复鞭挞多年。换句话说,麦赫利斯的无能仅比臭名昭着的“废柴将军”库里克好上一点。
而如今,铁木辛哥不得不带着麦赫利斯,以及一群与他水平相当的军官,一同去阻挡同盟国的总攻。若这一线防线崩溃,代价将不是他一个人的性命,而是整个苏维埃的灭亡。
“同志斯大林......你为什么不杀了我呢......”
铁木辛哥面色灰败,喃喃低语,眼神里满是求死的绝望。在苏联的政治生态中,许多将领在“大清洗”中宁愿被枪决,也不想在战场上背负灭国之责。
然而命运偏偏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斯大林并不打算动他。
或许是因为他已被调离高加索,像被强制退役的伏罗希洛夫与布琼尼一样,成了无关紧要的人。斯大林没有必要再去抓他。于是,在同僚们纷纷倒下的肃反风暴中,铁木辛哥竟侥幸活了下来。
但也正因这份“幸存”,他成了苏联历史上最黑暗时刻里,必须扛起这支早已支离破碎军队的那个人。
对他而言,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可又能如何?能扛枪的军官几乎全被送进古拉格的冰原,再没有别人可用了。
“唉......T-34、IS-1、BM-13火箭炮的生产情况如何?”
“目前一切顺利,同志。”
铁木辛哥叹息着,问话带着疲惫。一名军官小心地答道。这是斯大林下令将工厂迁往乌拉尔山脉一带、躲避德军轰炸的成果。
当然,再多的坦克与火箭炮,若没有燃料,也不过是废铁一堆。幸好,与苦于燃料短缺的日本不同,苏联至少没有陷入石油危机。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失去巴库油田,苏联政府便疯狂地在辽阔的国土上寻找新油源,最终在伏尔加-乌拉尔盆地发现石油,并于1932年开始开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何拯救德意志》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如何拯救德意志请大家收藏:(m.zjsw.org)如何拯救德意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