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四九城的天空格外明净。
轧钢厂区内,高炉矗立,烟囱里冒出的白烟在蓝天映衬下格外显眼。
厂区主干道上,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天上午,王建军正在批阅文件,窗外传来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号子声。
他刚处理完一批生产报表的文件,秘书就敲门进来了。
“主任,工业局来电话。
询问咱们厂支援三线建设技术人员的名单什么时候能报上去。”
王建军放下手中的钢笔,转过身来说:“回复工业局,名单下周一准时报上去。
另外,把这次支援三线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给我拿一份,我要仔细看看。”
“好的,主任。”
秘书应声退去。
王建军站起身,走到窗前。
望着厂区内繁忙的景象,他陷入了沉思。
作为轧钢厂的领导,他深知支援三线建设的重要性。
这次厂里要抽调二十名技术骨干,他必须认真挑选。
既要完成政治任务,又要保证厂里的生产不受太大影响。
另外,因为厂里不少人都希望为支援建设出一份力,所以这名单……
他拿起电话:
“接技术科。老李吗?
关于支援三线的人员名单,你们再仔细研究一下。
一定要选派政治过硬、技术过硬的同志,千万不能……
你可以和赵修远同志沟通一下。”
处理完手头的工作,王建军突然想起秦铁柱来,他怎么这么久还没消息?
这个从农村来的表侄跟秦家两兄弟不一样,他有上进心,是个可造之材。
至于以后会不会被分配到外地,那都是后话了,眼下最重要的是给他一个学习技术的机会。
望着窗外高炉矗立,烟囱冒着白烟,一片蓬勃景象。
王建军想到被送去改造的秦强秦壮,想到即将参加培训的秦铁柱,心中感慨万千。
在这个火红的年代,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的人需要在艰苦劳动中改造思想,有的人需要通过学习技术成长进步。
而像他这样的干部,更要肩负起培养人才、支援国家建设的责任。
他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拿起钢笔,开始起草推荐秦铁柱参加培训的材料。
这笔不仅关系到一个年轻人的前途,更关系到为国家培养技术人才的大局。
他必须认真对待,既要给年轻人机会,又要对组织负责。
写完材料,王建军特意嘱咐刚进来的秘书:
“这份推荐信很重要,你亲自送到工业局培训处。”
“明白,主任。”
秘书郑重地接过材料。
处理完这一切,王建军才长长舒了口气。
秦家这团乱麻,总算理出了头绪。该惩戒的得到了惩戒,该引导的看到了希望。
下午,王建军正在批阅文件,门卫打来电话:
“主任,有位部队的同志要找您。”
王建军一愣,还以为是赵晋东那边派人来有事儿找他:
“快请进来。”
来的是一位穿着军装的中年男子,肩章显示是大校军衔。
他递给王建军一份文件:“王主任,这是军区介绍信。”
王建军看完介绍信,立即起身敬礼:“同志,你好!”
来人回礼后说:“王主任,我奉命前来,是想请你协助完成一项紧急任务。”
“请指示!”
“我们了解到,你们厂在特种钢材生产方面很有经验。
之前有过类似任务,你完成得很好。”
大校说:
“现在有个重要任务,需要你们厂承接一批特殊零部件的生产任务。”
王建军心中一动。
“首长,我们厂确实完成过几次特种钢材的生产任务。”
王建军谨慎地回答:“但不知道这次的具体要求是?”
大校取出一份图纸:
“这是具体要求。
另外,为了保密,这批零部件的生产要单独安排生产线。
参与人员也要严格审查。”
王建军接过图纸仔细查看,心中暗暗吃惊。
这些零部件的精度要求之高,确实超出了这个时代的一般水平。
但他很快发现,其中几个关键工艺,正好与赵修远之前提出的技术路线不谋而合。
“明白!”王建军郑重地说:“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送走大校后,王建军陷入了沉思。
军工单位找上门来,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尽管现在轧钢厂任务比较重,但工作还是要做的,保密工作也必须做好。
这可是别人求都求不到的好事儿。
王建军决定,只向极少数核心人员透露任务的具体内容。
第二天一早,王建军召集全厂班组长以上干部开会。
当他宣布要承接重要军工生产任务时,会场顿时沸腾了。
“同志们!”
王建军提高声音:
“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由于保密要求,具体内容暂时不能向大家透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