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不用跟咱们商量,他损坏的是市建委的东西,该追责那也是市建委的事,咱们不掺和,你……想着和丁主任打个招呼。”
李天明这么说,李光强哪还能不明白。
“放心,哥,我知道该咋办。”
跟丁瑾打招呼干啥?
当然是咬死了姓崔的。
屁崩脸上了,才知道臭,早干啥去了。
不是牛逼吗?
这回就让他们老崔家牛逼个大的。
“别愣着了,眼里没活啊?”
李天明见李光强半晌没动,抬腿照屁股就是一脚。
明天就是天新结婚的正日子了,全家人都在李学军家里帮着忙活。
李光强挨了一脚,赶紧帮着天正收拾鱼去了。
“哥,天正拉的单子,你看一下,没问题,我就和天洪去镇上采买了。”
天喜拿着列好的菜单子过来了。
李天明接过扫了一眼。
鸡鸭鱼肉,该有的全都有了,关键是菜品的寓意。
四两八热两道汤,还有两份点心。
看得出,天正是用心了。
“挺好,就按这个采买,羊肉明天早上再去拿,跟杨二说,要现宰的,敢糊弄我,等着挨收拾。”
“记下了。”
天喜答应一声,招呼着天洪一起出门走了。
同辈兄弟当中,最后一个结婚的,在外面的天会和天洪也都赶了回来。
也就差天敬了。
他那个工作,现如今人在哪都没人知道,也就不强求了。
“天明!”
李学军一身板正的新衣服,正在院里院外巡视。
所有的一切,根本不用他这位喜公操心,全都由李天明和天生哥俩操持。
“没落下啥东西吧?”
“大伯,您和大娘踏踏实实的,啥都落不下,赶明儿的喜事保准办得风风光光。”
李学军哪有啥不放心,不过是随口问一句。
“房子的事……”
“已经找人问过了,天亮家那条胡同,有个四合院,房主打算出国,急着出手,就是价格贵了点儿,不过人家给留一堂红木家具。”
现在京城的四合院可不便宜,香江那个很有名的电影演员,今年在京城豪购八套四合院,每套50万成见的。
这件事当时还上了报纸,一下子将京城四合院的价格推上去了一大截。
关键是,现在愿意出手的人太少了,基本上谁都能看得出来,四合院的价格有上涨空间。
只是没人知道,未来一套四合院能涨到几千万,甚至是……
一个小目标!
“大伯,我带着我姐夫去看过,那套四合院保存的不错,家具也都是好东西。”
江新宇也跟着说道,他二姐夫是这方面的行家。
“多少钱?”
“人家开口要55万。”
多少?
听到这个价格,李学军差点儿蹦起来。
一套院子要55万,拿金砖盖的啊?
他本来以为也就万把块钱,两万差不多也就顶天儿了。
他们两口子这些年也有一些积蓄,可55万……
闹呢?
“楼房呢?”
“楼房就选亚运村,现在成交价1200一平米,买个80多平米的房子,也够住了。”
没错,现在京城有些地段的房价,比海城还低。
不过也就是现在了,再过几个月,估计翻上两倍都不止。
李天明之前脑袋发热,亚运村开盘对外出售的时候,直接买了两栋楼,差点儿把家底都给折腾干净了。
因为这事,宋晓雨第一次在钱的问题上和李天明闹了别扭,好些天都不搭理他。
李学军在心里盘算了一阵,他们老两口子的积蓄差不多有个五六万,毕竟当了好几年的厂党委书记,退休以后,工资也按照原数发,这些年也没什么大的花销。
可是,还差了点儿。
“大伯,差多少,我先给天新拿,等他以后还我。”
“那行,过些日子,我给你拿5万。”
他们家不存在什么公平不公平的事,谁急用就先紧着谁。
这时候,徐帆的父母兄嫂正在天亮的家里。
他们是昨天到的,
明天闺女就要出嫁了,徐母的心情也有些复杂。
之前考虑的不太全面,到了李家台子,她才意识到,女儿要嫁的是这么一个大家庭。
人口简单的人家,家里事少,像李家这种大家庭。
天新的同辈兄弟就有十几个,将来遇到事,恐怕免不了纷争口角。
自家闺女能应付得来?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将来的日子也只能靠徐帆自己过。
趁着还有时间,徐母此刻正向徐帆传授着如何做好一个妻子、儿媳。
“你和小帆说这些做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你说的再多,日子还是他们小两口自己过。”
徐父听了半晌,出言制止道。
“我就是……担心。”
“妈,您不用担心,天新的家人对我都挺好的。”
之前接触的不多,也就是去年春节,跟着小五来过一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m.zjsw.org)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