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拿着一个刚分到的热乎馒头,他咬了一口说:“大人都在祠堂!等会儿就来。”
刚说完,村里传来响亮的炮竹声和欢呼声。
村民们一大早已经聚集祠堂忙碌,收工饭也要在这头摆桌。
修路是村中大事,如今路已修成,庆祝更是大事中的大事,除了郑则带来的食材,村民各家各户自发拿出食物,竟是要大办一次全村宴席。
汉子们抬桌子杀鸡鸭,女娘哥儿们揉面洗菜,村民齐聚的场景竟比新年还要热闹几分。
短短两三个月,樵歌沟焕发新生般变得欣欣向荣。
顺子跑去找郑老板。
两位长辈在土地庙前好奇探看,周舟跟过去,张嘴就说:“我们村的比较、”
郑老爹突然大声咳嗽:“咳咳咳咳——”
周舟一顿,想说的话没能说出口。
怎么了嘛……
周爹低声提醒他:“小宝,庙前不要乱讲话。”
“我不说了!”怪吓人。
郑则还没来,三人就沿庙前的路往林地方向走,去看他花钱修出来的路。
樵歌沟村民聚集在祠堂,路上没人。
郑老爹低头看路面:“我来过他们村几次,牛车停在坡底,今天第一次进村咧!”
脚下的路平整结实,人踩着,心里也踏实,“路是得修,不修路没出路。”
周舟指向林地:“家里晾晒的木材,就是这片林地来的!”
周爹举目四望,树木夹道,两侧是天然的屏障,环境比缓坡那头凉快。通路后小则将来收笋,马车牛车能直接走到村里。
“粥粥——阿爹!”
三人回头,郑则朝他们走来。
“吃吧,刚出锅,”顺子跑来找他,郑则守着这锅馒头蒸好才赶来寻周舟,他低头看夫郎,笑道:“没有馅,将就吃吧。”
昨日带来的面粉全部做成馒头,村民摆宴席时吃。
“你吃过没有?”
“嗯,在阿勇村长家吃过了。”
周舟明明不饿,被他两句话一哄,接过馒头张嘴就咬了一口。
郑则对两位阿爹说:“晚点县衙来人查验,咱看个热闹,确定路修好了就走。”
村里的宴席他不打算留下参与。
四人一起从树林路段走到玉米地,轻松讨论,有说有笑,来回仔细看了一趟。
这条路郑则走过多回,如今修好,和家人走上面感慨良多,其中自豪最盛。
周舟发现:“四周的碎石变少了。”
“嗯,挖出来填路了,留着的那些田匠头说不能动。”
周爹早已听小则提起,感叹:“幸好他们村石头多啊,省了一大笔钱。”
确实如此,若不是村里可就地采石,郑则怕还得再往修路款项填点钱。
从前赶牛车收笋干嫌弃的满地碎石,最后竟帮了他。
临近正午,在祠堂忙活的村民纷纷往土地庙赶,县衙来人了!
这一次来了两辆马车,一位佩大刀的皂衣衙役跟在典史身后,两位工、户房官差在一旁。阿勇村长和负责修路的匠头算手,陪几人把整条路走了一遍。
郑则一家安安静静等在村民人群中。
一行人再返回时,阿勇村长满脸笑容。
典史再次站在土地庙前,扬声宣读:
“皇恩浩荡,县尊勤政爱民,今有义商郑则感沐圣化,慷慨输财,襄成此路,亦可见县尊劝善教化之功。此路乃官府恩德所至,百姓方得沐此恩泽。”
“路既通,村民进出艰难之苦稍解,车马往来称便,正宜专心制笋干售卖,村长身为乡里表率,需得时时劝课生产、严加督管,早完官府课税,钱粮不得拖欠分毫!”
“路既成,村民务需同心爱护、谨守路规,不得毁损侵占。若有作奸犯科、滋扰乡民者,官府定当严惩不贷!”
“望尔等感念皇恩浩荡、县尊恩德,安分守己、勤力耕织,共享升平!”
典史念完看向众人。
阿勇村长听后低头恭敬回答:“多谢大人教诲!感恩县尊洪福、大人垂怜,草民一定严束村众、安分守业,多谢大人!”
“多谢大人!”
“多谢大人!”
在众村民惶恐应和声中,周爹四人站在角落里低头听着,神色难辨。
宣读结束,典史又说了几句,而后便上马车回县衙复命。
昨晚已对三名修路的官吏宴酒感谢,双方相互点头就算道别,县衙马车来得快走得快,官员果然没留下吃饭。
路真的修成了!
马车离开后,村民们相互道贺议论纷纷,一时之间热闹嘈杂。
雨娃跑来牵住阿爹的手,阿勇弯腰抱起儿子,父子俩脸上皆是笑容。
“阿爹,官老爷说了啥呀?”
“......官老爷说修路是县太爷恩德,让我们记着官府的好,好好干活,好好缴税,不要闹事。”
雨娃突然拍了一下阿爹手臂,生气说:“才不是!”
“明明是郑老板给钱修的!爷爷去求县太爷,都没有求来人帮我们修的。”
阿勇心里动容,抱紧儿子说:“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黏人哥儿变甜粥!沉稳屠户宠不够请大家收藏:(m.zjsw.org)黏人哥儿变甜粥!沉稳屠户宠不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