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数个空军基地的空军都前来支援,就算是新式的维和轰炸机凌空轰炸,也很难撼动新式战车的装甲,相反,联盟军密集的防空火力,给盟军空中部队带来不小的阻碍。许多小羚羊直升机和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被击落,联盟军的新式战车和防空部队配合构成密集火网,成为盟军飞行员的死亡陷阱,直到盟军冒死出动战略空军,顶着火力轰炸才摧毁部分战车。……继续坚持数天后,随着联盟军后续部队纷至沓来,眼看城市已经很难继续守住,保卢森只得被迫率领残余部队趁着间隙,有序撤出德累斯顿,考察完前线战况的神州考察团,也随队转移到新的地方,继续观摩战事,收集情报。
伴随着盟军和德意志国防军的主动撤退,联盟军终于完整的接收德累斯顿及周边地区,彻底将易北河流域连成一片,经过短暂休整后,联盟军和各国红军又开足马力,继续向西前进。
为什么要坚守德累斯顿?除了地理位置外,也是为了全局而考虑,做为中线一线要点,虽然不足以扭转全局,但可以拖延联盟军的推进速度,目前来看,其他战线的形势也对盟军很不乐观。
撤离德累斯顿的同时,神州考察团紧急传回情报,神州高层被联盟军在前线出现的更新式战车所震惊,88炮阵地集中火力通过急速射,还能有击穿天启坦克的能力。但是面对这新式战车,却无能为力,只能打击其他目标,尝试将其孤立,除了战略空军的密集轰炸或是战术空军的集中打击,否则空中火力无法撼动这钢铁巨兽的厚重装甲,问题是盟军空军还损失惨重。许多盟军飞行员在突击中殒命,考察报告表明,联盟军新式战车的威胁远不止于此,盟军企图集中机械化部队配合步兵孤立它们,但这新式战车竟然能搭载步兵机动作战。机械化部队在近距离交战中,被联盟军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但盟军其实是在给步兵制造机会,当源源不断的反坦克小组带着各式武器杀出,想出其不意时,却被对方反打得措手不及,车中的各种步兵从射击孔伸出武器开始猛烈还击,给盟军造成巨大杀伤。在西德突击队和维和步兵的火力掩护下,好不容易才发射成功,但是无论是现有的反坦克导弹,还是其他的反坦克武器都像挠痒一般,要不是空军拼死支援,德累斯顿不能苟延残喘下去。打破最后一根稻草的是,联盟军一次暗度陈仓的行动,开战前一个月,李斯特就受命在易北河流域开始大规模修建新运河,用来支援作战,渡河后,更是有大量工程部队被调动起来,甚至从东德组织大批志愿工程队参与其中,争取早点将新运河挖通。
由于技术进步以及大量使用爆破施工,安全区控制后,联盟军马上动工,很快在一个月内,让新运河陆续竣工,东德内河舰队配合联盟军海军派出的一支编队,支援攻城行动。随着一阵阵呼啸声袭来,盟军阵地传来剧烈爆炸,原来是援兵抵达后,联盟军再度进攻,他们集中V4火箭,配合炮火打击防线,许多磁爆快艇也登陆上岸,参与进攻当中。这带给了盟军一些信息,海军也参战的信号,但最惊险的还是在后面,迫使保卢森下令撤退的,是因为联盟军派出的编队有威力巨大的大型战舰,2艘光荣级巡洋舰护航2艘无畏武库舰出现,疯狂倾泻着导弹与火箭。在地面、空中、水面的多重护卫下,战舰安然的倾泻火力,无法估量的海量导弹与火箭落到盟军头上,造成不小的损失,神州考察团在驻地中,也感受到这恐怖一面,在狂轰滥炸下,阵地都在摇摇欲坠。多功能步兵车反导效率几乎为0,使得保卢森命令各部伺机有序撤退,反导问题也被神州考察团向国内反应,而受到联盟军大型战舰蹂躏的,可不止德累斯顿,联盟军加速攻击整个北德的同时,也对上述区域开始了大规模登陆,配合地面的迅猛攻势。
北线战场,联盟军横渡易北河后,就打算解放汉堡、基尔等德国沿海港口,曼斯坦因指挥各部,在北德大地阻击着格奥尔基统帅的联盟军,库兹涅佐夫指挥波罗的海舰队在波罗的海掀起惊涛骇浪。经过多年发展,各国红海军不再是那个与盟军强大海上力量相比,可怜的黄水海军,阿库拉潜艇凭借优秀的潜航性能,可以不用浮出水面作战在波罗的海展开屠杀,破交战导致盟军调度中将防空和反潜编队分散开来。邓尼茨调度潜艇部队灵活机动,趁着间隙重创盟军部署的防空编队,等到盟军的反潜编队追杀时,阿库拉潜艇引诱盟军追击,联盟军等候多时的大批光荣级巡洋舰迅速前出,予以迎头痛击。就算盟军附近的舰队纷至沓来,也与联盟军战得天昏地暗,联盟军已经强化导弹和火箭技术,让盟军意识到反导的重要性,盟军不得已调动空军配合海军作战,但很快,遭遇到联盟军海军航空兵的截击。
战斗还远不止于此,在撒丁王国北方和阿尔卑斯山麓,盟军和联盟军也爆发数次激烈交战,在两大阵营的对决下,欧洲大地成了名副其实的喋血修罗场,欧洲再度战火纷飞。
喜欢日冕:腾起于风请大家收藏:(m.zjsw.org)日冕:腾起于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