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心中一喜,他知道眼前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霍元甲。他连忙再次抱拳行礼,激动地说道:“晚辈久仰霍大侠威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霍元甲上下打量着傅斯年,眼中透着欣赏:“你这小子,看起来有几分灵气。你说你习通背拳,可敢与我过上几招?”
傅斯年心中既紧张又兴奋,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虽知他绝非霍元甲对手,但仍毫不犹豫地应道:“晚辈愿向大侠请教。” 说罢,他迅速调整状态,摆开通背拳的起手式。
只见傅斯年身形微微下沉,双脚分开,双臂舒展,目光紧紧锁定霍元甲,仿佛一只即将出笼的猎豹,虽年幼却也颇具气势。
霍元甲微微一笑,也不急于进攻,只是沉稳地站在原地,双手随意地垂在身侧,似是在等待傅斯年先出招。
傅斯年知道机会难得,当下也不再犹豫,大喝一声,右掌如利刃般向前刺出,正是通背拳中的 “穿喉掌”,掌风呼啸,直逼霍元甲咽喉。这一招他已练习无数次,此刻施展开来,速度与力量皆属上乘。
霍元甲却不慌不忙,上身微微后仰,轻松避开傅斯年这凌厉一击。傅斯年见一击不中,顺势变招,左腿迅速抬起,如长鞭般横扫向霍元甲腰部。霍元甲见状,脚尖轻点地面,身体向后跃开数尺,傅斯年这一腿再次落空。
霍元甲一边躲避,一边口中说道:“这通背拳的招式倒是熟练,只是发力还不够通透,且进攻时过于冒进,破绽颇多。” 傅斯年虚心受教,知道霍元甲所言句句切中要害。
傅斯年深吸一口气,调整呼吸,再次攻上。这次他不再盲目追求速度,而是注重招式的连贯性与力量的掌控。他施展出一套通背拳的组合招式,拳掌交替,身形灵动,一时间竟也有几分高手风范。
霍元甲见傅斯年能够迅速调整打法,心中暗自点头。他开始认真应对,双手或挡或卸,将傅斯年的攻击一一化解。同时,他也不时地出指点拨傅斯年:“此招应注意重心的转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力量。”“那一招的后续变化可以更加灵活一些。”
傅斯年全神贯注地听着霍元甲的指点,同时在实战中不断尝试。几个回合下来,虽未能在霍元甲身上占到丝毫便宜,但却感觉他对通背拳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他明白,今日这场切磋,所获远比胜负更为重要。
一旁的农劲荪静静地观看着两人的交手,心中对傅斯年的表现颇为惊讶。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有些莽撞的少年,没想到在与霍元甲的切磋中,竟能如此虚心好学,且有一定的武学天赋和基础。他不禁对傅斯年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切磋结束后,霍元甲拍了拍傅斯年的肩膀,大笑道:“你这小子,根基不错,悟性也高,日后若能勤加练习,必成大器。” 傅斯年满脸感激地说道:“多谢霍大侠指点,今日之恩,晚辈铭记于心,定当努力。”
从那以后,傅斯年成为了怀庆药栈的常客。在与霍元甲学习的日子里,他仿佛置身于一座武学的宝库之中。下午,傅斯年便已与霍元甲相对而立。霍元甲亲身示范拳法招式,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技巧,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奥秘。
傅斯年全神贯注地凝视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武学的敬重。从基础的站桩开始,他努力调整自己的姿势,感受着身体重心的分布与力量的凝聚。
出拳时,傅斯年仔细体会霍元甲讲解的发力技巧,从腿部的蹬地、腰部的扭转到手臂的挥动,力求将力量完美地传递出去。随着学习的深入,复杂的连招与身法让他面临更大的挑战,但他从不气馁。
傅斯年反复练习,一遍又一遍,直至汗水湿透了衣衫,肌肉酸痛不已。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对比通背拳与霍家拳的异同,试图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将其融合为一种更加强大、独特的武学风格。
傅斯年的思维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武术理念中穿梭,如同一位探索未知领域的勇士,不断挖掘着武学的更深层次内涵。
而农劲荪则常常在一旁讲述一些江湖轶事、武林秘闻,让他对这个时代的武术世界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傅斯年不仅武艺日益精进,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朋友来自不同的门派和背景,他们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傅斯年的两位弟弟,傅斯廷和傅斯平,也对大哥的经历充满了好奇。傅斯廷时常缠着傅斯年,让他讲述在怀庆药栈的所见所闻,对于武学的展望也愈发强烈。而傅斯平虽然年幼,但也在大哥的影响下,常常在庭院中开始练习了武术。
这一日,阳光明媚,傅斯年觉得时机已然成熟,便携父带弟,前往与霍元甲、农劲荪约定之地。傅旭安身着一袭青衫,步伐沉稳有力,虽年逾不惑,但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傅斯廷跟在兄长身后,兴奋中带着一丝紧张,他深知此次会面对于傅家与自身武学成长的重要性。傅斯平则好奇地东张西望,小手紧紧拽着二哥的衣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睡梦中穿越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睡梦中穿越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