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郑芝龙、许心素等人并未离去,在南京城内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三人围坐在桌前商议,杨天生看着郑芝龙问道:“一官,你说那位钦差大人该不会过河拆桥吧?”
郑芝龙摇了摇头,沉声道:“咱们一路走来,也听过不少这位钦差大人的传言。
此人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却说话算话。
江南那些幸存的富商,如今都帮着朝廷积极推行新政、接受管制,可见只要咱们真心投靠,他未必会做兔死狗烹之举。
况且那位钦差大人两次提及义兄开发台湾有功,足见他一直盯着台湾。
只要咱们接受招安,大哥便是朝廷在台湾的马前卒。
如今台湾局势复杂,有西班牙人、荷兰人,中部还有当地土着,一旦朝廷介入,这些势力必定被驱逐或镇压,到时候咱们积极协助,便是再立一功。
再者,咱们手中的航线与人手,都能为朝廷带来源源不断的银子,只要咱们忠心耿耿、对朝廷有用,朝廷便不会翻脸。
同时咱们也要积极结交朝廷高官,老话说‘朝中无人莫做官’,今后就算巴结不上钦差大人,福建巡抚熊大人与今日这位锦衣卫同知大人,也得好好巴结。”
杨天生闻言点头,许心素却满脸不甘:“就这么把手中的摇钱树拱手让人,还要受朝廷管制,我实在心有不甘!”
郑芝龙冷声道:“许叔,朝廷的实力与钦差大人的强势,咱们今日已经见识到了。
那靖武伯何可纲你或许不熟,但其师沈有容,你总该记得。”
提及沈有容,许心素顿时脸色一变,满脸后怕——沈有容在沿海一带的名头太过响亮,虽已调往京师多年,东南沿海仍流传着他的种种事迹。
第二天一早,几人便率领手下离开南京。
与此同时,江宁收到消息,对郑芝龙等人的选择并不意外——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除非他们想找死,否则一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就在江宁沉思时,李若琏面色阴沉地匆匆走进来。
江宁抬眼问道:“老李,出什么事了?
脸色咋这么难看?”
李若琏赶忙从怀中掏出一份公文放在桌上,沉声道:“启禀侯爷,大事不好!
今日清晨刚接到急报,徽州商人煽动百姓作乱,公然围攻官府,新任安徽巡抚傅宗龙已经带兵赶去了。”
江宁闻言,脸色瞬间冷了下来。
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着收拾江南十三太保,倒把划分给安徽省的州府给忘了。
如今徽州第一个闹起来,想来是被朝廷在苏州、常州、镇江等地的强势姿态逼急了——南直隶下辖十三府,都要成立商会接受管制,配合推行新政,还要缴纳两成商税,这些人是想跟朝廷鱼死网破。
想到这里,江宁冷笑连连:“如今才想着跳出来,他们也太高看自己了。”
身旁的李若琏赶忙问道:“侯爷,咱们要不要管?
还是让安徽巡抚傅宗龙自行处理?”
江宁沉声道:“傅宗龙太过年轻,又是陛下钦点的巡抚,未必斗得过那些盘踞当地几百年的徽商。
咱们不能看着徽州乱下去。
老李,立马给坐镇苏州的老郭、杨涟、老温传令,让他们前往徽州协助傅宗龙,镇压当地参与作乱的士绅与徽商。”
李若琏点头,随即脸色有些尴尬:“侯爷,杨涟与温阁老自然会听令,可郭老大人那边……怕是不好说。
这段时间他坐镇苏州,靠着重新制定商税、成立商会、放贷,从幸存的江南富商手中赚了不少银子,这时候让他去徽州,他未必愿意。”
江宁闻言冷哼一声:“派人告诉老郭,徽州的纸商、茶商富得流油,比如今江南这些小鱼小虾肥多了。
只要他去徽州不牵连无辜,能弄多少银子,都是他的本事,本侯概不过问。”
李若琏赶忙点头,匆匆离去。
几日之后,坐镇苏州的温体仁收到江宁来信,得知徽州商人作乱,深知事态严重,第一时间去找正在考核学子的杨涟,将事情大略讲了一遍。
杨涟当场暴怒,立马召集人手。
随后二人又找到正与钱正秋、赵长青等人闲聊的郭允厚,告知他徽州徽商作乱,江宁令他们前去处置。
郭允厚闻言,满脸委屈:“侯爷也真是的,不看看老夫多大年纪了,刚在苏州喘口气,又要让老夫去徽州。
地主家的牛马也不能这么用啊!”
说罢嘿嘿一笑,“温阁老,要不就由您和杨涟去?
老夫留在苏州就好。”
温体仁笑道:“郭老大人,侯爷早料到你会这么说。
侯爷还说了,此去徽州,只要不牵连无辜,能弄多少银子他概不过问。
你要是不去,这功劳可就归本官了。”
郭允厚闻言,赶忙上前拉住温体仁,笑着道:“温阁老,老夫刚才是玩笑话,您别当真。
去,一定要去,老夫爬也要爬到徽州去!”
他心中早已乐开了花——江宁的话,简直是给自己开了张空头支票,想要多少全凭自己拿写,去了徽州自己一定要大杀四方。
很快,众人集结人手,火速赶往徽州。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天启朝第一搅屎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