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军鸣金收兵了!”
李渊看着城外的场景,不由得如释重负,也是勉强放下心来。
方才他得知隋军来袭,当真是胆战心惊,幸好最坏的结果没有发生。
否则的话,一旦让隋军攻入长安城,纵然李世民有翻天的本事,也无济于事了。
而在李渊身边的,正是大唐太子李建成,他看着隋军退去,脸上同样是浓浓的忧虑之色。
毕竟谁都没有想到,隋军会突然在长安城外出现,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不是他们早有防备,恐怕如今长安城已经被隋军攻下了。
这真是令人绝望的结局。
那现在他们该如何是好呢?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毕竟城外的隋军,分明是打算就地安营扎寨,他们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若是双方继续这样僵持下去,谁也不知道,最终结局如何?
哪怕城中兵马比敌军更多,但李渊等人,仍旧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挡住敌军的攻势。
如果他们刚才没有看错,马展同样在这支隋军之中。
这意味着,这支隋军绝对不是开玩笑的,他们的目标显而易见,那就是一鼓作气,拿下长安城。
想到这里,李建成不由得深吸一口气,他看向李渊,郑重其事的说道:
“父皇,如今隋军在城外虎视眈眈,他们恐怕不会轻易退去,后面必然再度攻城,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是好?”
正因为如今隋军尚未攻破长安城,所以他们才有喘息的机会,才能够想办法扭转战局。
如果他们不能抓紧时间,等到隋军攻破城池,他们再后悔可就为时晚矣。
而李渊在听得李建成之言后,同样面露思索之色。
大唐的精兵悍将,都跟随李世民在外,仅凭城中守军,根本无法抗衡来势汹汹的隋军,尤其是那马展,李渊更不敢掉以轻心。
当初在大隋,如果不是因为马展的话,恐怕李渊真有机会横扫天下,在中原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可现在,他只能落荒而逃,带着一众将士离开关中,最终来到天竺之地落脚。
这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不只是李渊和李建成,在场众人也无人胆敢忽视。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李渊并不甘心,但是想要打破僵局,扭转局势也就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让李世民回援。
马展的实力摆在这里,如果李元霸不在,根本无人能够与之抗衡。
等到隋军准备就绪,他们对长安城发动猛攻,守军能够坚持多久?
这又有谁能够说得清。
一旦隋军突破防线,那他们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唉!”
随着李渊一声轻叹,他看着李建成,也是看着群臣,认真的说道:
“事已至此,那就只能派人快马加鞭,将这个消息告知世民了。
隋军已经绕开曲女城防线,突袭长安城而来,若是世民再不回防,恐怕长安城必将落入隋军之手。”
随着李渊话音落下,在场群臣面面相觑,却又无可奈何。
他们很清楚,如果李世民当真回援,放弃曲女城防线,那他们将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可是如果他们不这样做,长安城又将面临巨大的危机。可以说,现在他们是进退两难,不管怎么选都无比的头疼。
李渊的决断,并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曲女城防线同样很重要,但相较之下,长安城更是重中之重。
如果长安城被隋军攻破,纵然李世民守住了曲女城防线,也无济于事。
至于李世民回援之后,又该如何是好?
现在说这些也无济于事,只能等李世民回来之后再商量了。
就这样,李渊直接派出亲兵,快马赶往曲女城,将此间消息送到李世民面前。
同时,李渊也下令让城中守军严加戒备,决不能让隋军轻易突破长安城。
再怎么样,他们也得坚守到李世民回援的那一刻才行。
——
与此同时。
李世民在曲女城中,他站在城楼上,看着在城外扎营的隋军。
两方大军隔着城池遥相对峙。
而在此期间,隋军竟然是无动于衷,他们完全没有攻城的想法,就是守在营寨之中,气氛显得有些诡异。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不由得皱起眉头,他眼中浮现疑惑之色,接着喃喃自语道:
“隋军到底是意欲如何?
难道他们当真想要在曲女城外,与我军打持久战吗?
可这样的话,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啊,按理来说,马展此刻,最起码要派兵试探攻城才是。”
李世民有点想不明白,以他对马展的了解,马展绝对不是坐以待毙之辈,就算隋军没有绝对的把握,也得尝试一番才对。
但自从隋军抵达以来,却是完全没有动静,这显然不太正常。
虽然长久对峙下去,对李世民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可他却隐约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
如果隋军一直无动于衷的话,那只能说明,他们采取了其他的计划,那他们到底会怎么做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请大家收藏:(m.zjsw.org)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