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0年的M27星球,终于挣脱了时空紊乱留下的最后一丝阴霾,迎来了久违的澄澈。
天空是透亮的湛蓝色,云絮像被洗过般洁白,轻柔地飘在三大区域的上空。水球区的稻花省,金色的稻田沿着蜿蜒的河流铺展到天际,基因改良后的稻穗饱满沉坠,稻芒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金光,风一吹,便掀起层层金浪,裹挟着清甜的稻花香,弥漫在整个平原。罗田生研发的“澄川稻1号”,不仅将亩产提高到了历史峰值,养活了水球区两千万居民,还通过“农业技术共享站”的量子传输设备,将稻种基因图谱和种植技术传到了周边三颗宜居星球。共享站的银白色建筑前,农户们正围着全息屏学习星际种植技巧,屏幕上,罗田生的虚拟影像耐心讲解着“跨星球土壤适配方案”,他的白头发比五年前多了些,眼角的皱纹却透着欣慰——当年被罗默试图垄断的稻种,如今成了照亮多颗星球餐桌的希望。
水球区健康省的普惠医院,是一栋淡蓝色的低层建筑,外墙爬满了绿色的药用藤蔓,既美观又能净化空气。门诊楼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块巨大的全息标语:“5星币看诊、10星币拿药,普惠医疗,人人可及”,字体是温暖的橙黄色,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药房里,罗晴带着团队研发的低成本药品摆满了智能货架,从降压药、感冒药到儿童专用营养剂,无一不是平价配方。穿白大褂的药师正通过全息终端为患者配药,药盒上印着“成分透明,价格公开”的字样。候诊区里,坐满了从偏远社区赶来的患者:一位白发老人小心翼翼地摸着刚拿到的降压药,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把一片药掰成两半吃;年轻的母亲抱着发烧的孩子,手里攥着仅有的15星币,脸上却带着久违的笑容——放在十年前,这样的诊疗费足以让她掏空积蓄;角落里,几位残疾人患者正使用医院免费提供的康复设备,志愿者在一旁耐心指导,整个医院没有冰冷的距离感,只有踏实的暖意。
火球区的能源省,早已不是当年浓烟滚滚的模样。淡绿色的柔性太阳能板像一层细密的铠甲,覆盖了每个社区的屋顶、学校的操场围栏,甚至是村口的公交站台顶棚。罗阳的“阳能共享社”把充电桩建到了每个村口,深蓝色的充电桩上印着太阳能板图案,支持快充和慢充两种模式,价格依旧是0.3星币/度。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张奶奶,正用语音指令启动家里的暖气:“温度调到24℃”,墙上的智能温控器立刻响应,屏幕上显示“当前使用太阳能供电,剩余电量充足”。她坐在窗边的摇椅上,看着窗外在太阳能板下追逐嬉戏的孩子,嘴角扬起微笑——以前每到冬天,她都舍不得开暖气,裹着厚厚的棉衣还觉得冷,如今再也不用为电费发愁,连家里的智能家电都能放心用。
火球区重工省的工厂区,更是换了一番天地。罗修的节能设备全面替代了老旧的高耗能耗材,曾经冒着黑烟的烟囱被改造成了“清洁能源观测塔”,塔顶的风速仪和太阳能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锈迹斑斑的旧管道被打磨干净,外面包裹着透明的防护层,变成了“工业历史长廊”,管道上的全息投影循环播放着M27星球工业发展的历程——从高污染到低排放,从垄断技术到全民共享。放学后,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正围着管道认真听讲,老师指着管道上的能量纹路讲解:“这就是2130年的节能改造技术,正是因为这项技术,我们的天空才变得这么蓝。”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是好奇,曾经让人望而生畏的工厂区,如今成了最生动的科技史课堂。
月球区的地摊街,是整个星球最热闹的地方。街道两旁的悬浮摊位整齐排列,摆满了手工饰品、智能小工具、星际特产和新鲜果蔬。罗海生的“公平货运”悬浮车穿梭在摊位之间,车身是醒目的天蓝色,车身上印着“运费低至1星币/公斤”的字样。商贩们再也不用为高昂的运费发愁,从水球区运来的新鲜果蔬,从火球区产出的民生AI配件,都能以低成本快速送达。“百姓之声”的全息记者正对着镜头播报,她的虚拟影像悬浮在街道中央,声音清晰洪亮:“各位观众,今天月球区地摊街的交易额已突破百万星币,创五年来新高!据统计,今天共有两千三百名商贩出摊,其中新增返乡创业商贩三百余人,公平货运和低价能源,让小生意真正活了起来!”镜头扫过摊位前的人群,商贩们忙着招呼顾客,收款终端的“到账提示音”此起彼伏,顾客们提着大包小包的商品,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一切的改变,都藏在普通人最琐碎的日常生活里——菜摊老板王大叔的智能账本上,进货成本比十年前降了三成,利润虽然薄了,但客流量翻了五倍,每天收摊时的星币都能装满小铁盒;社区老人李爷爷的药盒里,降压药再也不用掰成两半吃,10星币就能买到一个月的用量,他每个月还能省下钱,给孙子买喜欢的科普绘本;工厂工人赵大哥的工资单上,除了基本工资,还多了“环保奖金”“技术创新奖”,他用奖金给家里换了新的太阳能热水器,再也不用排队洗澡;学生们的课本里,多了“时空秩序与民生发展”的章节,他们通过全息影像,了解到当年时空紊乱带来的苦难,更懂得珍惜如今的公平与安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请大家收藏:(m.zjsw.org)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