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宣政殿。常朝。
巨大的《寰宇全图》再次被悬挂于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其上,东西两端的广袤土地,牵动着每一位重臣的心弦。关于优先开发东洲(新大陆)还是重点经营西方的争论,在经过数日的发酵和私下博弈后,将于今日的朝会上见分晓。
李琰高踞御座,冕旒下的目光平静而深邃,扫视着殿中文武。他没有急于开口,而是让不同观点的臣工先行陈述。
户部尚书率先出班,力主东进:“陛下,东洲物产之丰,已由刘、杜二位大人证实。金沙、白金、高产新粮,此乃天赐宝藏以富我国强我兵!且其地土人涣散,几无劲敌,若遣一良将,率数千精兵,辅以工匠流民,则数年之内,可为帝国再添一衣食无忧之巨洲!此时若分心西顾,恐错失良机,徒耗国力于万里之外未知之胜负也。”他的观点代表了一批务实派,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利。
紧接着,兵部尚书出列反驳,主张西图:“陛下!罗马、波斯、大食,皆西方雄主,其疆域相连,文明昌盛,兵甲犀利。如今三国相争,正如猛虎搏斗,正是我大唐西进,定鼎西方格局之千载良机!若待其决出胜负,诞生一新巨无霸,则我西陲永无宁日,丝路亦将受制于人!东洲虽富,然远隔重洋,缓不济急。西方之患,近在肘腋!当遣使、遣兵,或联弱击强,或伺机而动,务必使西方持续纷争,无力东顾,为我大唐未来西征奠定基石!”
双方各执一词,引经据典,争论不休。又有持重老臣提出,帝国疆域已极辽阔,南疆初平,内部尚需消化,不宜同时进行东西两大战略,当稳守现有版图,休养生息。
殿内气氛热烈,甚至带着一丝火药味。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李琰,始终静听,未露声色。直到争论声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众卿所言,皆有其理。然,朕问诸位,猛虎搏兔,尚用全力,何况经营天下?”
他站起身,走下御阶,来到寰宇全图之前,手指先点向东洲:“东洲之富,乃帝国未来之血脉,不可或缺。然其开发,非一蹴而就。朕意,设立‘东洲开拓都护府’,首任都护,便由刘仁轨担任,杜环为副。不设州县,先立据点,名之为‘唐城’。首批派遣,以工匠、农师、医者、探矿能手及自愿迁徙之百姓为主,配以两千水师陆战精锐,战舰二十艘。其任,一在勘探,二在建港,三在引种新作物,四在与土人贸易、示好,传播我华夏衣冠文明。非到万不得已,不行征伐,以‘润泽’为主,徐徐图之。”
这一安排,既展现了开发东洲的决心,又控制了初期投入的规模,以探索和建立桥头堡为首要目标,符合持重派的期望,也让东进派看到了开端。
接着,他的手指划过漫长的丝绸之路,最终定格在怛罗斯以西,罗马、波斯、大食的交界区域:“至于西方……”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西方之局,错综复杂,非单纯武力可速决。然,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李琰的声音变得铿锵有力,“朕意,升安西大都护府为‘西域大都护府’,统辖安西、北庭故地及新附之河中地区,赋予其更大的外交与军事自主之权,以便应对西方变局。任命魏王李意为西域巡阅使,代表朕抚慰西域,统筹西线事务。”
此言一出,举殿皆惊。派遣亲王坐镇西陲,这信号再明显不过——帝国对西线的重视,已提升到最高级别!
“然则,”李琰话锋一转,“西线当前首要,非大军征伐,而是‘伐谋’与‘伐交’。”他的目光扫过群臣,带着后世带来的对国际关系洞察的自信,“其一,加强与我大唐西域所有羁縻州府、盟友之国(如龟兹、于阗等)的联系,赐予更多贸易特权、军事援助,使其成为我西进最稳固的基石与耳目。其二,广泛派遣使团,以通商、文化交流之名,深入罗马、波斯、大食,乃至更西的佛郎机等国,宣示我大唐存在,了解其内部虚实,寻找可合作、可利用之力量。其三,密切关注战局,若波斯势危,可考虑通过西域盟友,给予其有限度的支持,务必使罗马与大食不能轻易吞并波斯,维持三方制衡之局。”
“朕要的,不是一场仓促的决战,而是一个长期、可控,并最终有利于大唐的西方乱局!待我东洲根基稳固,国内积蓄雄厚,便是朕亲提百万雄师,西出阳关,与群雄逐鹿于泰西之地,实现真正寰宇一统之时!”
一番话语,格局宏大,思路清晰,将东西战略完美结合,既有眼前的稳妥布局,又有长远的宏伟目标。东洲是未来的粮仓和资源库,西方是必须掌控的战略要地,以东方滋养西方,以时间换空间!
殿内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轰然的赞同之声:“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东西战略的大方向,就此定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