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之百年黄沙

三番又五次

首页 >> 出塞之百年黄沙 >> 出塞之百年黄沙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步步生莲 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大明国师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 大唐之超级商城 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捡属性 
出塞之百年黄沙 三番又五次 - 出塞之百年黄沙全文阅读 - 出塞之百年黄沙txt下载 - 出塞之百年黄沙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章 关塞北出迷朔漠,流沙东望陷边荒(第四节)

上一页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猎骄靡赶走了月氏人,便在伊列河流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起初,这个新成立的乌孙国还对匈奴人感恩戴德,恭敬有加,猎骄靡也会定期去匈奴单于庭朝拜进贡,后来随着自身国力的逐渐增强,以及匈奴人变得越来越蛮横,猎骄靡终于下定决心脱离匈奴控制,与匈奴人一刀两断。这样一来匈奴人恼火了。这个自己一手养大,一手扶植起来的猎骄靡,原本是指望着他开疆拓土,壮大匈奴的,这家伙竟然自己搞了个什么乌孙国。自己立国也罢,只要定期进贡朝拜,乖巧听话,好好地当个属国也不是不行,没想到竟越发猖狂,越发胆大,连属国也不当了。

匈奴人驰骋草原近百年,还没受过这种窝囊气。然而气归气,乌孙国那地方有点远,真要劳师动众前去讨伐又有点划不来。匈奴人拿乌孙国没辙,蒲类却遭殃了,乌孙国离得远,蒲类就在跟前,很不幸蒲类的乌孙人成了出气筒。成立没多久的蒲类国很快就被匈奴消灭了,大部分的蒲类人都成了匈奴的奴隶,少数人逃入附近的山中躲了起来。

六十多年后,蒲类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快要被彻底遗忘了,当年蒲类国的小娃娃也已经步入耄耋之年。那时宣帝登基不久,他满怀雄心壮志,准备给予匈奴痛击,彻底解决这个北方的祸患。宣帝任命赵充国老将军为蒲类将军,联络乌孙人(这时的乌孙已与我朝和亲多年,关系亲密),计划在蒲类海附近进攻匈奴。

我们便是那个时候随着赵将军来到西域的。战争进行得很顺利,虽然乌孙人先撤走了,并没有等我们汇合,但我们的大军依然直捣蒲类海边的匈奴右谷蠡王庭,没多大伤亡就打赢了仗,赶走了蒲类海周边的所有匈奴人。

赶走匈奴人之后,大部队回到了关内,只留下了几百人的队伍留守蒲类海,驻屯在东边的谷口,防范匈奴人再来侵扰,以及巡护通往乌孙的商路。我是留守人员之一。

接下来的几年,大汉雄兵在长城以北一带给予了匈奴人极大的军事压力,匈奴人根本无暇西顾,蒲类海随之和平了起来,不再有铁蹄践踏,不再有刀戟相交,回复了它本来的样貌,雪峰晶莹,水光潋滟,水草丰盛,牛羊壮健。那些已成为奴隶的蒲类人恢复了自由身,重又回到了那属于他们的丰美草场,那些散落在深山里的蒲类人也逐渐离开了道路难行的崖谷,回到了属于他们的美丽家园。短短几年的时间,新的蒲类国建成了,蒲类海边有了新的城镇,有了新的国王,有了新的臣民,一切都是那么的崭新。

匈奴人不来了,我们只剩下巡护商道的工作。其实没了匈奴人,商道上基本也就太平无事。后来,为了节省国库开支,也为了不给西域各国增加负担,屯田制在整个西域推广了起来。蒲类这个地方不适合耕田,本来我们整个队伍是要去乌垒屯田的,蒲类人害怕汉兵一走,匈奴人又要打过来,死活不让我们走。朝廷的大人们研究后决定留下二十人移驻蒲类国的镇上,帮助蒲类人训练军队以防御匈奴人,其余人按计划去别处屯田。

这次,我又被留下了。

之前,我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在军营里训练以及轮换着在商道上巡逻,与蒲类的国民很少打交道,那之后的职责变成了训练蒲类的军队,完全与蒲类人混杂在一起。蒲类人虽然有些会汉话,但是不会的远多于会的,所以我们与他们在日常沟通上还是有不少问题。为此,国王为我们配备了一个译长。

蒲类人很好相处。他们热情好客,乐观大方,他们喜爱音乐,男女老少基本都能歌善舞。蒲类人很擅长酿酒。周边峡谷中的野苹果,野葡萄都是他们酿酒的绝佳材料,这些酸苦的连禽兽都不爱吃的东西,经过他们的酿造,就变成了甜滑的美酒。天气温暖的时候,白天,操场上、溪流边、蒲类海旁边到处都飘荡着悠扬的歌声;夜晚,镇子中央的广场,镇子四周的旷野上经常会出现几处篝火,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贵族平民杂乱地围在篝火的四周,他们品着美酒,时而唱歌,时而跳舞,时而亦歌亦舞。蒲类人总是那么的快乐,即便他们被奴役压迫了几代人的光景,刚刚自由了没几年。

我们这留下来的二十人,有的是自愿留下来的,有的是不情愿地留下来的,不过跟蒲类人相处一段时间后,不管是自愿还是不情愿的都喜欢上了这里的人,喜爱上了这里的生活。

我的战友里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那时二十刚出头,长脸高额,粗眉大眼,隆鼻阔口,身体健硕修长,身高将近九尺,长得是威武雄壮,一表人才,就是不修边幅、邋里邋遢。那家伙由于身高太过突出,以至于本名都没人叫了,大伙都叫他大个子。大个子是九江郡人士,六岁时父母皆亡,有个妹妹也早早夭折。自父母双亡以后,年幼的大个子基本就是靠着亲戚的救济勉强糊口。年纪渐大点,就帮着亲戚们做农活,亲戚们还算比较厚道,总算没让他挨过饿。年少时的磨难似乎只影响了大个子的心理,让他变得沉默寡言,木讷迟钝,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体魄,他长得壮硕高大,而且胆大,从不知道什么叫害怕。有一年朝廷在九江郡那一带募兵用来充实边境,防范匈奴。大个子那时候十七岁,正是心中装满了憧憬的年纪。年复一年重复不变的农耕生活已让他感到厌倦,于是他便虚报岁数,报名参军去了,好在那时兵源原本就短缺,也没人在意他的真实年龄。

在蒲类进攻匈奴右谷蠡王庭,是大个子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战场的厮杀让他血脉贲张,斗志高昂,似乎那就是他所憧憬的人生。战斗中他不知疲倦,也感觉不到疼痛。喷溅的鲜血和此起彼伏的哀嚎声让他兴奋异常。那场战斗中,他杀敌十人,身上中了十刀。战后,他作为伤员本来是要退回关内的,但他坚持留守,长官们感叹其勇武,留下了他。大个子身体回复能力超强,身上的刀伤没几天就全好了。起初,大个子自告奋勇报名参加了边防的巡逻兵,整日策马提刀游荡在边界上,时常还会深入匈奴人的地界,然而始终没能再碰到匈奴人,这让他有点失落。后来,边防的巡逻越来越少了,士兵们主要任务是在军营中训练和在商道上巡逻维持秩序。大个子对这两件事都不敢兴趣,经常溜出军营,独自一人跑到深山中,去找山中野兽们的晦气。他每次回来时都满身是血,有自己的,也有他背回来的那些不知名的野兽的。那时边界长久无战事,军纪也就松弛了,长官们并没有怎么去管束他。再后来队伍要去乌垒屯田的时候,他就留了下来。在深山里拿猛兽消遣怎么说也比在田垄里伺候禾苗来得强,来当兵不就是厌倦了耕犁播种的生活吗。

喜欢出塞之百年黄沙请大家收藏:(m.zjsw.org)出塞之百年黄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疯了吧?抢亲抢到大帝头上了? 诛仙! 我的红警我的兵 治愈S级雄兽,小雌性是帝国珍宝 不复合,不原谅!裴先生净身出户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醉枕江山 偏要沦陷月光里 马甲藏不住,假千金炸翻全京圈 关山月明 如意姑娘的苟且日常 八零重生,离婚后老公悔红眼 京圈太子爷又宠又撩,酥麻入骨 惊!被豪门认回的校草是千金! 模拟加熬命,出世已无敌 南锣鼓巷四合院 哈!拿捏崽子的心,我先哭 揉碎温柔 小少爷这么美还这么会哭不要命啦 
经典收藏逍遥四公子 我在三国捡尸成神 北宋穿越指南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赘婿 大唐极品帝婿 水浒之一步成诗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铁血虎贲战大明 我家床底通大明 夺宋:水浒也称王 1627崛起南海 民国之谍影风云 第三帝国 临高启明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红楼发家致富史 东晋北府一丘八 抗日:大将之路 诡三国 
最近更新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寒门状元路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大乾风云起苍穹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史上最强县令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穿越之原始之路 大明辽国公 云起惊鸿客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清宫秘史十二章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出塞之百年黄沙 三番又五次 - 出塞之百年黄沙txt下载 - 出塞之百年黄沙最新章节 - 出塞之百年黄沙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