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鸣人在一种久违的、如同雨过天晴般的畅快感中醒来。
影分身传回的记忆信息流,不再充斥着挫败与焦灼,而是带着一种突破坚冰后的振奋与小心翼翼推进的专注。
他几乎是带着一丝迫不及待的心情,闭目凝神,仔细梳理着系统集成组昨日一整天的工作细节。
核心任务清晰地浮现:应用“引导”的新思路,实现主控回路的初步稳定。
记忆的画面展开,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与前两天截然不同的团队氛围。
带着昨日那份由本体深层感悟带来的、关于“引导而非强迫”的关键性启示,整个系统集成组的影分身们,精神都为之一振。
那种在迷雾中看到灯塔方向的感觉,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重新注入了攻坚的勇气和智慧。
他们并没有急于立刻开始绘制新的图纸,而是首先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思路清算。
他们围坐在一起,重新审视了之前所有失败的设计方案,从最基础的集中式架构到后来的混合式尝试。
他们尖锐地指出了这些设计共同的致命缺陷:都试图用僵硬的、强制的“结构”去“管理”活的、流动的“能量”。
将查克拉视为需要严加管束的士兵,而非可以引导其势能的河流。
现在,他们将“精细引导”这一全新理念,作为最高指导原则,融入到了接下来的每一个设计决策中。
鸣人“看到”记忆中的影分身们,伏在查克拉光幕构成的绘图板前,眼神专注而明亮。
他们不再仅仅追求通路的简洁或节点的强大,而是开始思考如何“顺应”查克拉流动的自然特性。
基于新的理念,他们开始重新绘制核心回路的图纸。
笔下的线条不再是冷冰冰的管道和闸门,而是开始呈现出一种更具“弹性”和“生命力”的形态。
在那些之前容易发生阻塞的关键分流节点,他们不再设计强力的“阀门”进行硬性截断或转向,而是巧妙地增加了类似“缓冲池”或“导流坝”的微结构。
这些结构的作用不是阻止,而是减缓冲击、平稳流速,让不同来源、不同特性的查克拉流能够更温和地交汇、融合。
在能量流需要急剧变化或精细分配的关键路径上,他们引入了类似“毛细管”或“共鸣腔”的疏导设计。
这些结构利用查克拉本身的惯性和共鸣特性,对其进行更精细的分流和引导,而非依靠粗暴的“开关”进行非此即彼的切割。
整个设计思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试图“命令”能量,转变为尝试“理解”并“引导”能量。
这需要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精巧的构思,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但当新的核心回路图纸初步完成后,那种结构与理念的和谐感,让所有参与的影分身都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
这不再是冰冷的机械图纸,更像是一幅描绘能量流动韵律的艺术草图。
下午,伴随着一丝紧张和巨大的期待,基于新理念重新编写的逻辑代码被载入了模拟系统。
所有影分身都屏息凝神地注视着光幕上能量流的初始化。
启动,庞大的查克拉流再次从虚拟的能量核心涌出,注入全新的主控回路。
这一次,情况与之前截然不同。
能量流虽然依旧强大磅礴,却不再像脱缰的野马般狂野不羁。
它们遇到了那些精心设计的“缓冲”与“疏导”结构。
如同汹涌的洪水遇到了蜿蜒的河道和开阔的湖泊,冲击力被有效地吸收和分散。
能量流开始顺着回路的引导,如同被驯服的河流,虽然力量未曾减弱,却开始沿着预设的路径,呈现出一种初步的、却清晰可辨的平稳运行态势。
阻塞点没有出现明显的淤积,溢散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控制信号的传递,虽然还有些许延迟,但不再出现大规模的错乱和丢失。
整个模拟系统,第一次,在非理想化的测试环境下,维持住了一种动态的、脆弱的,但确实存在的“稳定”状态!
没有欢呼,没有庆祝。
所有影分身都只是长长地、仿佛卸下千斤重担般松了一口气,彼此对视间,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欣慰。
尽管所有人都清楚,这距离完美运行还相差甚远,响应速度需要优化,负载极限需要测试,异常处理机制需要完善,还有无数细节需要雕琢。
但是,主控回路,这个承载着整个项目希望的核心,终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彻底混乱”到“初步可控”的关键性突破!
这最艰难的第一步,终于踏出去了!
系统集成组的工作,也由此正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对主控逻辑进行漫长而精细的“雕琢”阶段。
如同匠人打磨璞玉,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去优化每一个细节,提升整体性能。
鸣人缓缓睁开眼睛,山洞外天光已然微亮。
他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如释重负的弧度,胸腔中被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希望所充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佐鸣:一起当叛忍才是王道请大家收藏:(m.zjsw.org)佐鸣:一起当叛忍才是王道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