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人听见,纷纷议论开了,有人说:这是外婆看见三爷一家欺负舅舅,就出了手,推了三爷一把,让他不要那么欺负人,出手劲大了,碰成重伤。
还有人说;你看奇怪不奇怪,外婆碰死在门框上,这三爷碰在门槛上,咋这么巧合?都碰死在门上,这恐怕就是报应,大家七嘴八舌,说啥的都有,一时间,说的神乎其神,想象力爆棚。
大伯把三爷的情况给母亲说了一番,问送亲人员咋安排?
母亲说道:“咱们先前说的一切,不能变,准时送铭莹走,免得男方着急,婚姻大事,不能儿戏。铭利一家去不了人就别去了。女的铭芳和青青送女,她姑张静送馍,我都安排好了。男的河生和他舅舅都得去,剩下的人,你来安排咱们亲戚门人,满两席就好。”在母亲心里,送亲人的人选得需自己做主。送亲的人员多少,也是娘家势力的一种体现,不能让人瞧不起娘家人。她在这些细节上,都要替着女儿考虑周全。不让铭利一家去人送亲,也就免得和舅舅产生矛盾,他们也就专心看管三爷。既免事,又显得大度,真是双赢。
真是: 事情安排顺势来,莫让他人带了灾。
人前说话信最重,护女幸福畅胸怀。
大伯点头,去招呼送亲的人,所有亲戚,门中人都包含在内,组织成一支二十人的送亲队伍。
吃过午饭,送亲队伍就要出发了。我被姐姐打扮了一番,我自己也在镜子面前看过几次,看着穿戴的模样,我脸红心跳,吃饭都没有了胃口。看着母亲跑前跑后收拾着陪嫁,想着即将要离开从小长大的家,离开自己亲妈,担心未来,担心母亲,舍不下这个家,我禁不住泪水流下。我心乱如麻,五味杂陈,不停的想吐,但又吐不干净嘴里的苦味,我感觉自己都没法控制自己了。
母亲看着我流泪,就把我搂在怀里,对我说道:“莹莹,女儿家就是这样,长大后就得出嫁,这就是命。明天是你的大喜日子,记着,千万不要流眼泪。结婚当日流泪,会影响一辈子的运气的,妈有着亲身感受。这几年,你跟着妈受罪了,你就要跳出火坑,离开咱这苦日子了,应该高兴才对,你看,妈都替你高兴。”
母亲脸上笑容,是那么的不自然,我能感觉到她内心深处,有着万千的不舍和牵挂。
我也贴着母亲耳边,给妈妈宽心的说:“妈,我走了,弟弟要上学,家里就靠你一个人了。你放心,以后我会常常回来看你,帮你把家里活都安排好,我人走了,心没走。”
母亲果断的说:“你就放心的走吧,去过属于你的日子,我有手有脚,还能饿死不成?”母亲说着坚强的话,可我心里,一股酸水直流,母亲太要强了,她不想因自己拖累女儿。
我被姐姐和嫂嫂搀扶出门,我回头寻找母亲,就想和她打声招呼。只见母亲背对着我,坐在烧火锅前。我能想象出,她在流泪,可她不想让我看见她流泪的样子。我禁不住,眼泪奔涌,我对着母亲喊道:“妈,你放心,我会常回来看你的。”我不想哭泣,可就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还是哭出声来。母亲似乎没有听到,她没有应答,只是把头低下去,让锅台挡住了她,我看不到母亲,但我心里明白,母亲在暗地里擦眼泪,不想让我看见。也许在母亲心里,难过只有自己受着,自家的日子只能自家过,不能把难过传递给女儿,更不能把自家的困难,追加在女儿身上。
真是: 养儿养女皆费心,那个不牵娘的心?
盼着女儿快长大,今日离别欲断魂。
我上了马车,回头在人群中寻找母亲,我没看见母亲,只见破旧的头门,在北风中,巍然屹立在那里,就像母亲那单薄的身躯一样,尽管单薄,仍然坚强站立,接受风雨的洗礼。马车在冰天雪地的路上缓缓行走,两辆马车,拉着送亲的人,我心里此时只有一个声音:别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别了,我的亲娘。……
真是: 无忧童年此地长,幸福梦想在飞扬。
今日出嫁离别去,它日看娘客归乡。
叔伯张兴一家人都围在三爷周围,他心里还是埋怨着儿子铭利,也老大不小了,怎么就不知轻重,竟然在人家嫁女的事中闹事?他用眼睛瞪着铭利,又怕铭利媳妇看见,只能遮遮掩掩的样子,话又不敢说出来。转过头又看父亲,心里又怨起他,父亲也是,别人的事上能行的不得了,在自家的事上,就拿不住自己,就知道贪酒,这下好了,多喝了几杯,好好一个人,碰的躺在这里了,这分明是自找的。又加之跟着铭利在那里装气,有气又醉,不出事才怪。
铭利媳妇范玲玲,藏不住自己心中的疑问,逼着问铭利道:“你今天犯啥毛病了?中邪了?到底为何跟铭莹他舅舅吵架?良叔对咱有恩,你不知道吗?你为什么要在他家嫁女待客的时刻闹事?你诚心和他家过不去是不是?你让门中人怎么说你?你和他有啥恩怨,非得挑在这个时间点上吵闹?你那个筋搭错了?”铭利被问的低下头,不肯解释,又不敢实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浊流滚滚请大家收藏:(m.zjsw.org)浊流滚滚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