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终接过了种子,嘴上仍不饶人:“哼,要是种不出好东西来,看我不当众揭穿你!”
送完种子,顾琰和苏夏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田野上,染出一片金黄。
“周老汉为何对你有这么大敌意?”顾琰不解地问。
苏夏叹了口气:“他是村里的老保守派,看不惯年轻人出头,尤其是女孩子。以前我爹娘在世时,他没少说风凉话。”
顾琰皱了皱眉:“这种人不必理会。”
“不过他也有他的道理,”苏夏笑着说,“做事确实需要谨慎。不过咱们这次,肯定能成功!”
顾琰微微一笑:“我相信你。”
简单的四个字,却让苏夏心头一暖。在这个陌生的时空,能有一个如此信任自己的人,是何等幸运。
接下来的日子,全村人都投入到农作物种植中。苏夏每天都会去各家地里转转,了解种植情况,解答村民们的疑问。
改良版种子的神奇之处很快显现出来——播种后第三天,嫩芽就破土而出,而普通种子通常需要五到七天。十天后,改良版作物的长势明显优于普通作物,叶片更大更绿,茎秆更粗壮。
“苏夏,你给的这种萝卜种子真神了!才半个月就长这么大了!”李婶惊喜地喊道。
王大伯也笑得合不拢嘴:“我种的玉米,茎杆都快有手腕粗了,这产量肯定不得了!”
村民们越来越兴奋,每天都要去地里看好几次,生怕错过了什么奇迹。只有周老汉依旧阴阳怪气:“长得快不一定结得好,别高兴太早!”
然而,一个月后,当第一批改良版蔬菜丰收时,连周老汉也不得不闭上了嘴。他种的半亩改良版黄瓜,居然比往年一亩地的产量还高,而且个个又大又直,味道鲜嫩甘甜,完全不同于普通黄瓜的微苦。
“这黄瓜…确实不错…”周老汉难得地承认道,脸上的表情复杂极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改良版农产品成熟,苏记美食厂房旁边专门辟出了一块收购区,每天都有村民挑着担子,推着小车,将新鲜的农产品送来。
苏夏笑着付给李婶一沓钱:“李婶,这次您家的萝卜品相真好,全都要了!”
李婶接过钱,激动得眼圈都红了:“苏夏啊,跟着你干真是对了!以前种地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现在这才多久,就挣了去年一整年的收入!”
村民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干劲十足。以前懒散的汉子也开始早出晚归,精心侍弄庄稼。农活之余,大家还会兴致勃勃地讨论各种改良版作物的特点和种植心得。
苏明和苏花也有了自己的责任——照顾家里的一小块菜地。苏明负责浇水、施肥,苏花则每天细心地观察蔬菜的长势,用小本本记录下来。
“姐姐,你看!我们的小萝卜长出七种颜色的叶子了!红的、橙的、黄的…全都有!”苏花兴奋地拉着苏夏的手,指着菜地喊道。
“真棒!我们的小花真是个细心的好姑娘!”苏夏摸了摸妹妹的头,心里满是温暖。
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麻烦也悄然而至。
一天清晨,村里突然来了几辆卡车,停在了村口。从车上下来十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穿着考究的西服,手里拿着一个皮包。
“这是哪位?”苏夏问村长。
村长皱着眉头:“是县里的徐老板,做农产品收购生意的。以前收购过我们村的粮食,压价厉害,村民们都不愿意跟他打交道。”
“他来我们村干什么?”
“不知道,但肯定没好事!”
果然,这位徐老板径直走向了几位正在地里劳作的村民,寒暄几句后,就开始询问他们种植的新品种农作物。
“听说你们村最近种了些新品种,长势喜人,产量奇高?能不能带我去看看?”徐老板笑眯眯地问。
村民们将信将疑地带着他去了地里。当徐老板看到那些生长繁茂、色泽鲜艳的蔬果时,眼睛顿时亮了。
“这…这是什么品种?从哪买的种子?太神奇了!”徐老板掩饰不住惊讶。
“这是苏夏丫头给的种子,确实不错。”村民不假思索地回答。
“苏夏?哪个苏夏?”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犹豫要不要告诉这个外人。
就在这时,苏夏和顾琰赶了过来。
“这位先生找谁?”苏夏警惕地问。
徐老板上下打量着苏夏,眼中闪过一丝精明:“你就是苏夏?这些新品种是你引进的?”
“是我。有什么事吗?”
“久仰大名!”徐老板一脸热情地伸出手,“我是县农产品批发公司的徐国栋,听说你们村的农产品品质特别好,特意来看看,想谈个收购合作!”
苏夏并没有伸手:“徐老板,我们村的农产品已经有固定买家了,不需要另外的收购商。”
徐老板脸色微变,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苏姑娘,合作共赢嘛!我出的价肯定比你现在的买家高!再说了,你一个小厂能吃下多少?我县农产品批发公司可以全部收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八零年代:带着系统撩汉搞事业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年代:带着系统撩汉搞事业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