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这个疯人的对话就到此为止了。
他似乎是个很厉害的家伙,要么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但刘笔觉得,两者加起来的可能性更大——
一个九区或许需要的,科学的疯子。
精神病人思路广。
刘笔每周都会去档案室坐坐,有时候还会请这位神奇的家伙喝茶。
只是刘笔对这家伙颇有戒心,用的都是安全区产的红茶碎,也不说自己从缓冲区过来。
刘笔不知道对方对自己了解多少,但也不问。
两人只是至少都维持了这种表面平静的君子之交。
“你有和我很像的地方,虽然你是个厨子,但你也算是个天才。”
那疯人道。
“你应该早些来科学院学习工作,这样我的日常也不会如此无趣。”
“人不是可以随便选择自己生活的。”刘笔一边倒茶一边笑道,“我们哪儿像了?”
疯人摇摇头:
“对群体的淡漠,对事物的执着,极为贫乏的畏惧感和恐惧感。你要相信,同类才会互相识别。”
“就当你是在夸我吧。”刘笔回答道。
茶水缓缓倒入茶杯,水流回旋,如同外面的时间运转。
战争的车轮既然开动,就不会轻易停下。
同年九月一三日,除菌队六队连同边境局第三小队,连续向北方突进,攻克菊状瓢虫盘踞的山谷。
同年九月二十日,连续扫荡河滩、丛林地带,击杀异种不计其数,兵临喷火树生长区域外围。
同年九月二十五日,扫荡地区五日内无明显尸潮相关反应,确认为环境稳定。同日,交通线扩张,菊状瓢虫谷地、部分银树丛林地带,确认从死区中移除。
同年九月二十七日,缓冲区特别委员会、缓冲区开发公司、荒野饭店联合除菌队在菊状瓢虫谷地建立养殖基地进行试点。
同年十月十五日,除菌队九队从西面抵达。六队、九队会师后,计划在十二月以前打通向北通道,与北方除菌队一队、四队、八队会师。
同年十月十六日,接到北方战报,异种密度快速提升,压力增大,可能无法按照计划推迟甚至消除冰原尸潮的发生。
十月至十一月中旬,各个队伍与异种生物决战于缓冲区外数百公里地区。
七战七捷,除菌队损失十之有四,行军速度放缓,但是时间紧迫。军部指令,无论伤亡数字,一定要打通连接北方的大动脉。
十二月,除菌队六队、九队与一队、四队在北境之地顺利会师。
原先只能容纳一部特种车辆通过的走线通道,被拓宽成足以容纳三辆重卡并排行驶的通路。
沿途由14个据点连接而成,每站都可以获得补给以及安全保护。
同月,缓冲区的造纸工厂生产线投入使用。
一期行动时长约两个半月,击退大小尸潮五十余次,战线推进数百公里。
……
……
下雪天。
刘笔从卡车上走了下来——来自罗川赠送的卡车。
这里原本是刘笔第一次遭遇死区朝菌的地方,现在已经是如同缓冲区一般的空白土地了。
道路和据点连接在一起,像一条走廊一般穿过茫茫死区,形成了大量松散的“实际占领区”。
实际占领区的生态,在除菌队的杀灭之后,达到了五日内无尸潮信号的指标,环境接近于缓冲区。
这里似乎成为了缓冲区的飞地。
缓冲区的暗市已经不仅仅存在于安全区防护墙的北侧。
现在,这个地方由于除菌队、边境局还有猎户的存在,已经变成了全缓冲区第二大的暗市。
天上红彤彤的,没有太阳,下着黄色的小雪。
放眼望去,倒像是阳光照射出来的一样。
这里冬季的冷空气来得非常迅猛,刘笔甚至都没能感受到几下秋季是什么样的,突然气温就告诉他该入冬了。
11月份置办了冬衣,荒野饭店也是烧上了炉子。
在快速下降的气温当中,刘笔算是知道了,九区存在于油井边缘有多重要。
荒野饭店还能烧一烧苹果树枝,其他居民真就只能指望着管道里的燃气了。
刘笔下了车,走进市场。
市场外围被雪落菌和扎实的树土豆一层层圈住,这是刘笔建议种植的。
因为这两样异种,有利于改变死区的土壤成分,让它们变成更加稳定的形态——纯粹的经验之谈。
市场相当热闹,和农贸市场无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安全区旁边的暗市甩卖的东西大都是枪支弹药和装备之类。
而这里却更多的粮食、异种食材,还有一些草纸、毛皮等特色产品。
吸引到的顾客,可不只是缓冲区的人口。
现在缓冲区农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循环体系,门类齐全。
粮食、蔬菜、畜牧、水产、瓜果,都能拿出个几样来。
缓冲区的工业也极有特色,以农业基础上的食品加工业为核心,依托战争发展的维修业和材料回收业也是欣欣向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异种的营养是牛肉的六倍?》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异种的营养是牛肉的六倍?请大家收藏:(m.zjsw.org)异种的营养是牛肉的六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