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机阁的晨雾尚未散尽,跨洲浮空邮路的第一辆邮车已冲破云层,稳稳降落在停机坪。邮差翻身下车时,怀中紧紧抱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函,红漆印上“回纥紧急”四字格外醒目。林晚棠刚踏入议事厅,便见沈清辞手持信函,眉头紧锁:“回纥部落的牧场遭了蝗灾,三分之二的牧草被啃食殆尽,商队补给点已无法运转,族人连口粮都快不够了。”
青禾凑上前,指尖划过信函上附着的牧草样本——草叶上布满虫洞,残留着蝗虫的排泄物,边缘还泛着毒素侵蚀的焦黄色。“这是西域特有的‘毒蝗’,不仅啃食牧草,还会留下带毒的唾液,误食的牲畜会腹泻甚至死亡。”她从药囊取出银针,刺入草茎,银针瞬间变黑,“必须尽快送去能灭杀毒蝗的药粉和机关器械,否则灾情还会扩散。”
林晚棠快步走向机关术作坊,工匠们正围着新制的“机关灭蝗车”调试零件。车身两侧装有十二组喷药口,车顶的风车可借助风力扩大药粉覆盖范围,车底的齿轮能适应草原崎岖地形。“立刻加装‘毒蝗识别仪’,”她指着图纸上的传感器,“用预警夜明丹的粉末改造,遇到毒蝗时会发出红光,避免药粉浪费在普通蝗虫上。”
两日后,林晚棠带领十名工匠、五名药堂弟子,乘坐搭载着三辆机关灭蝗车的浮空马车出发。车厢内,青禾正将波斯火莲、中原艾草与西域防风草按比例混合,炼制“驱蝗解毒散”——药粉既能灭杀毒蝗,又能中和牧草上的毒素,还不会伤害草原生态。“这些药粉够覆盖回纥所有牧场,”她将药粉装入密封瓷罐,“再带些治疗牲畜腹泻的丹药,帮他们减少损失。”
浮空马车飞越河西走廊时,下方的黄金古道上,商队正有序前行,空中驿站的翼板泛着淡蓝微光,与地面的驼铃声遥相呼应。小赵趴在车窗边,手中捧着《丝路灾害图谱》,认真标注着沿途易发生蝗灾的区域:“林少阁主,以后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提前布置预警装置,一旦发现蝗虫踪迹,就能立刻通知部落防范。”
林晚棠点点头,接过图谱补充道:“还要加上‘联防响应机制’,比如回纥遇灾,临近的狼族和流沙部落可先派人力支援,千机阁同时运送器械,这样能节省时间。”
经过三日飞行,浮空马车终于抵达回纥牧场。眼前的景象比信函描述的更惨烈:成片的牧草只剩枯黄的草根,毒蝗密密麻麻地趴在残存的草茎上,远处的帐篷外,族人正挥舞树枝驱赶蝗群,却被毒蝗叮咬得手臂红肿。回纥首领见到林晚棠,眼眶通红地迎上来:“再晚来几日,我们就要带着老弱妇孺迁徙了,可这草原是我们世代的家啊!”
林晚棠拍了拍首领的肩,立刻指挥工匠启动机关灭蝗车。随着风车转动,淡绿色的药粉从喷口喷出,毒蝗接触药粉后瞬间僵死,纷纷从草茎上坠落。药堂弟子则背着药箱,在牧场中喷洒中和毒素的药剂,遇到被毒蝗叮咬的族人,便立刻涂抹药膏。
“太神奇了!”部落的孩童围着灭蝗车,看着毒蝗成片死去,兴奋地拍手欢呼。工匠们趁机教族人操作灭蝗车,从添加药粉到调整喷药角度,手把手传授技巧。林晚棠则跟着首领查看牧场水源,发现蓄水池因泥沙淤积容量减半,便让工匠们临时改装出“机关清淤泵”,短短半日就清理出池底的淤泥。
入夜后,回纥部落举行了简单的篝火宴。首领端着马奶酒,敬向林晚棠:“以前只听说中原的机关术厉害,今日才算真正见识到,不仅能灭蝗救灾,还能帮我们改善牧场。以后回纥就是千机阁最坚实的后盾,丝路商队过草原,我们一定全力保障安全!”
在回纥停留的五日里,林晚棠不仅帮部落控制了灾情,还绘制了“草原防灾地图”,标注出适合建设蓄水池和粮仓的位置,建议他们种植耐旱的西域牧草,搭配中原的“机关灌溉系统”,提升牧场抗灾能力。离开时,部落族人牵着十匹汗血宝马赶来:“这是我们最好的马,能日行千里,以后您或商队来草原,就让它们引路。”
返程途中,浮空马车途经丝路机关学院。学院的塔楼顶端,新安装的“星象信号仪”正闪烁着光芒——这是中原弟子与波斯弟子合作的成果,能通过星象变化传递简单信号,比如“商队安全”“需要支援”,解决了偏远地区邮路不便的问题。院长迎上马车,递来一本厚厚的《机关改良手册》:“学子们根据您之前带的灭蝗车图纸,研发出了‘沙漠灭虫车’,能应对流沙部落的甲虫灾害,还能清理商道上的毒蚁巢穴。”
林晚棠翻看手册,眼中满是欣慰。手册里不仅有详细的机关图纸,还有学子们记录的实战数据,甚至标注了不同地域的改良方案,比如针对草原的大轮设计、针对沙漠的防沙护板。“把手册印出来,分发给各部落和商队,”她叮嘱道,“下月再派几名工匠来学院,和学子们一起研发‘跨洲浮空灯塔’,地中海沿岸的商队还等着指引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林晚棠千面惊鸿录请大家收藏:(m.zjsw.org)林晚棠千面惊鸿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