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湾的晨雾尚未散尽,“丝路商队培训基地”的操场上已传来铁器碰撞声。三十余名曾是海盗的汉子,正跟着千机阁工匠学习打磨机关农具的零件,他们腰间的黑色鸦羽标识早已摘下,取而代之的是“丝路学徒”的青色布牌。林晚棠站在不远处的高台上,看着其中一名叫阿木的汉子,笨拙却认真地校准齿轮,眼中满是欣慰。
“少阁主,这是阿木他们的学习进度表。”基地负责人递来一份卷轴,上面记录着每个人的技能掌握情况,“阿木在锻造方面很有天赋,已能独立制作简单的机关犁;其他人也基本掌握了航海设备的维修技巧,下个月就能分配到商队或造船厂工作。”
林晚棠接过卷轴,指尖划过“就业意向”一栏——有二十人选择加入波斯商队,负责商船设备维护;十人愿意留在基地,跟着工匠学习更复杂的机关术。“给他们每人准备一套《丝路贸易守则》和《机关术基础手册》,”她叮嘱道,“不仅要教他们技能,还要让他们明白,靠双手和诚信换来的生活,比劫掠更踏实。”
刚离开培训基地,便收到海上联防点传来的消息:一支从非洲部落驶来的商队,在印度洋遭遇风暴,船只受损,船员中有三人受伤,急需医疗援助。林晚棠立刻带领青禾和五名药堂弟子,乘坐浮空马车赶往救援地点。
抵达时,商队的三艘商船正停靠在一座无人岛的岸边,船体的裂缝还在渗水,受伤的船员躺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脸色苍白。青禾立刻上前检查伤势,发现其中两人是骨折,一人被掉落的木板划伤,伤口已出现感染迹象。“先给伤口涂抹波斯火莲药膏,再用中原的夹板固定骨折部位。”青禾一边吩咐弟子,一边取出“热病预防丹”,让其他船员服下,“风暴过后容易滋生病菌,提前预防能避免疫病传播。”
商队首领是非洲部落的长老,他握着林晚棠的手,用不太流利的中原话说道:“我们部落第一次与中原通商,没想到遇到风暴,若不是你们赶来,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林晚棠安慰好长老,让工匠帮忙修补船只,同时取出《非洲贸易图谱》,与长老商议后续的贸易路线:“从非洲到中原的航线,夏季多风暴,下次可以选择秋季出发,沿着波斯湾沿岸行驶,既能避开风暴,又能在沿途的联防点补给。”
长老看着图谱上详细的航线标注和港口信息,激动地连连点头:“我们部落有很多象牙和香料,之前只能卖给附近的城邦,利润微薄。现在有了丝路商队,这些宝贝终于能运到中原,换更多的机关农具和药材了!”
在无人岛停留三日,船只修好后,林晚棠亲自带领商队前往泉州港。途中,她向长老介绍了“丝路贸易通票”的使用方法,教船员们识别星轨导航仪上的标识,还让青禾为部落弟子讲解基础的急救知识。当商队终于抵达泉州港,看到码头上整齐排列的中原瓷器和丝绸时,部落的汉子们都露出了惊叹的表情——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如此精美的货物。
泉州港的“丝路贸易中心”内,江南商会的代表早已等候多时。双方很快签订了贸易协议:非洲部落每月向中原出口象牙、香料和鸵鸟毛;中原则向部落提供机关农具、纺织机和《丝路医药大全》的非洲语译本。签约仪式上,长老将一根雕刻着部落图腾的象牙,赠予林晚棠:“这是我们部落的信物,以后中原就是我们的朋友,丝路就是我们的生命线。”
离开泉州港前,林晚棠收到了江湖学堂的消息:首批外国学员已完成半年的学习,其中希腊学员阿里和波斯学员娜扎,合作改良了“跨洲浮空邮路”的信号装置,使信件传递速度提升了三成;非洲学员卡姆则根据部落的狩猎经验,为《丝路防务手册》补充了“草原野兽应对方法”,受到了护卫队的好评。
“我们计划在下个月,组织外国学员开展‘丝路研学之旅’,让他们沿着黄金古道,走访中原的城市、西域的部落和波斯的港口,实地感受丝路的文化与贸易。”学堂负责人在信中写道,还附上了研学路线图,邀请林晚棠在途中为学员们讲解丝路的发展历程。
林晚棠立刻回信同意,并在路线图上标注了几处重要的文化交流点:中原的景德镇瓷器作坊、西域的流沙部落圣泉、波斯的宝石矿。“让学员们不仅要看,还要参与其中,”她在信中补充,“比如在景德镇学习制瓷,在圣泉了解沙漠种植技术,这样才能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实践。”
回到千机阁后,林晚棠召集丝路新盟的成员,召开“商融盗患总结会”。会上,她分享了“海盗转化计划”的成果,提议将该计划推广到其他有盗患的地区:“对于愿意悔改的盗匪,我们要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对于顽固不化的,再联合联防队进行镇压。只有‘剿抚结合’,才能彻底消除丝路的安全隐患。”
波斯王室代表率先赞同:“我们已在波斯湾沿岸增设了三个培训基地,预计能接纳两百名转化人员;希腊也准备在雅典港开设造船厂学徒班,为海盗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林晚棠千面惊鸿录请大家收藏:(m.zjsw.org)林晚棠千面惊鸿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