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的推演进度条刚刚走完,沈逸没有停顿,直接调出系统后台的训练模块。他把“铁幕·智推版V1.0”的数据包拖入虚拟对抗环境,点击生成模拟对手。
“准备进入第一轮压力测试。”他说。
林悦戴上头盔,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点两下。小舟和星语也同步接入,四人身影瞬间消失在现实视野中。
训练空间展开,地图加载完成。蓝方基地出现在视野左侧,红方阵营正是以“铁幕战队”行为模型驱动的AI队伍。沈逸留在指挥台前,双眼紧盯主控屏上的实时数据流。
“开始。”他按下启动键。
比赛进入第三分钟,双方平稳发育。林悦操控辅助角色在河道边缘试探性走位,小舟的打野绕后准备反蹲。一切看起来与平常训练无异。
第六分十八秒,红方中单突然压线。这不是异常举动,但紧接着,对方打野从侧翼草丛斜插而出,路线与推演沙盘完全一致。
“来了。”沈逸低声说。
他话音未落,红方辅助立刻跟上控制技能,小舟反应稍慢半拍,被精准定住。三秒内,集火爆发,他的角色倒地。
“太快了。”星语在频道里说,“他们节奏比我们快。”
沈逸调出回放,标记出打野提前八秒发起信号的时间点。这个动作不在高频预测路径中,属于低概率分支。
“系统能推演出主流打法,但不会覆盖所有可能。”他打开训练参数设置,“加入预警提示音,在这个节点前五秒播放一次短促蜂鸣。”
林悦重新登录时,耳边响起提示。她立刻调整站位,远离河道交叉口。这一次,红方虽然依旧发动压制,但她成功拉扯脱战。
“有用。”她说。
沈逸点头,将强度提升至80%。第二轮对抗开始。
这次红方改变了策略。他们在第七分半钟故意放掉一条边路兵线,引诱蓝方推进。当小舟的角色靠近塔下时,埋伏已久的中单闪现进场,配合远程消耗技能打出连环控制。
“这是假撤真进。”沈逸立即暂停训练,“他们用兵线做诱饵,等我们贪输出。”
他在战术板上画出行进路线。“下次看到他们放弃优势位置,不要急着压,先确认视野完整。”
第三轮对抗,团队开始适应节奏。林悦学会在危险区域提前后撤,小舟缩短了进攻响应时间,星语则主动承担起补位职责,在关键路口布下侦查陷阱。
可到了第十分钟,问题又出现了。连续高强度对抗让队员反应速度下降,沟通延迟明显。一次团战中,小舟发出进攻信号,但林悦还在处理兵线,未能及时支援,导致突进失败。
沈逸注意到林悦的心率数据持续偏高。他打开替换指令,让她退出训练休息十分钟。
“你们三个先复盘刚才那波团战。”他对剩下三人说,“我总结三点:第一,信号响应必须控制在0.8秒内;第二,补位顺序明确,星语优先保护后排;第三,增加佯攻环节。”
他调出一个新的训练脚本,在原有推演路径中插入虚假进攻动作。蓝方可以在第六分钟假装集结压上路,实则主力埋伏下路,打乱红方预判节奏。
“试试这个新方案。”他说。
第四轮对抗开启。这一次,蓝方主动制造上路压力,红方果然调动兵力防守。就在对方阵型移动的瞬间,小舟带队从下路突袭,成功击杀敌方射手。
“有效!”小舟在频道里喊。
可还没等他们庆祝,红方中单迅速组织反扑。他们的撤退路线整齐划一,没有任何脱节,像一台精密机器在运转。
“执行太严了。”星语说,“每次被打乱节奏,他们都能立刻重建防线。”
沈逸盯着屏幕,记录下这一波交战的所有时间节点。他发现红方的指挥者总能在混乱中第一时间做出决策,而且每次都是最优解。
“不是每个人反应快。”他说,“是他们有一个核心大脑,在统一调度。”
他回到系统界面,将这一行为特征补充进标签库:“指挥中枢高度集中,具备即时战场重构能力。”
然后重新输入数据,启动新一轮推演准备。
林悦休息回来,手里拿着打印的走位纠错图。她站在副机位旁看了一会儿回放,主动提出:“我可以多练习边缘拉扯,吸引火力的同时不被留住。”
“好。”沈逸说,“接下来几轮,你专门练这个。”
训练继续。强度提到100%,完全按照“铁幕·智推版V1.0”的最高频率运行。团队开始出现疲态,但失误率反而逐步下降。他们正在形成新的应对习惯。
第十二轮结束时,蓝方终于完成一次完整的反击链条。从诱敌深入到侧翼包抄,再到集火秒杀,整个过程流畅衔接,没有一人掉队。
沈逸看着最终结算面板,轻轻呼出一口气。
他打开文件管理,将今天的全部训练记录归档。光标停留在命名框,输入:“铁幕·智推版V1.2——适应性修正记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请大家收藏:(m.zjsw.org)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